元诗道:“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子,有顶无墙,园林中多多少少建有那么一些,以供人憩息。坐在亭中,倚靠着一旁的柱子,泡上一壶温腾的茶水,赏尽园中美景。
在苏州园林中,大大小小的亭子数不胜数,让我们以一个“最”字为核心,带大家探秘苏州园林中的三个亭子。是最大的天泉亭,又或是最小的螺髻亭,还是说是造型最独特的扇亭……想知道答案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亭与园之间完美融合
最具诗意的亭:月到风来亭
倚靠着彩霞池的月到风来亭
要说起这外观气势,月到风来亭可能偏细巧,但比起诗情画意来,它却当仁不让。霞池,踞西岸水涯而建,三面环水。每当有微风拂过,那园中淡淡的清香便会随着那风在亭中逗留,久久不会散去。
前来游览的外国游客正倚靠着休息
月到风来亭最具情趣的,自然在于临风赏月。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这种地方都是再喜欢不过了。韩愈曾在诗中写道:“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而在那之后,宋人邵雍游历至此,赏完此处美景后,不由有感而发,写出了千古名诗“清夜吟”。诗中那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也因此成了这亭子名字的由来。
在亭东二柱上,还挂着清代何绍基所题的竹对:“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如此之多的文人雅士皆以此处吟诗作兴,可见这月到风来亭有多么受他们的青睐了。
亭中坐满了前来观赏的游客
最有知名度的亭:沧浪亭
沧浪亭的名气自然不用多说,能将整座园林以一座亭子来命名的,却是极少见的。沧浪亭初建于五代十国末期,但那时并没有亭子,吴越王钱俶的妻弟曾在此处担任吴军节度使,而这园便是建给他的住处。而真正让此处成名并建亭的,却是北宋文人苏舜钦。
如今的沧浪亭屹立于山岭之上
那时,苏舜钦遭贬谪留寓江南吴中,无意间见到此园,甚是喜爱,于是便花了四万钱买入,随后在北埼筑亭,因想起“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从而题名沧浪亭,并自称“沧浪翁”。还写了一篇散文,名为“沧浪亭记”,而他的挚友欧阳修也特地为此亭作诗,名为“沧浪亭”,这沧浪亭的名声也就自然而然地传开了。
沧浪亭上撰刻的对联
虽说名声响了,但日子却未必好过。在此之后,沧浪亭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侵袭,多次险些被毁。直到清朝的一位名为宋荦的官员到此处担任巡抚,将其重修并将原本位于北埼的沧浪亭迁移至山岭。此后亭立山岭,高旷轩敞,可凭临全园景色。
亭上刻有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远水近山皆有情”正是清代学者梁章钜的手笔。此联韵味非凡,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短短的两句话,竟能将此亭的建造缘由和风景特点交代的一清二楚。
羊肠小道直通亭前
沧浪亭很容易让人“一见钟情”,她就像是江南的姑娘一样,温婉明媚,举止却落落大方。一旁的小桥流水孕育了它的清婉,四周的灌木绿植承托出她的得体大方。曾经无数的文人慕名而来,最终无一不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为其用尽笔墨,而它却像是闺秀般手中撑着黄油伞,半遮着面,始终嬉笑而不语。在亭中憩息,一边感受着大自然所带来的盎然之意,一边感受着古人造园艺术的美妙气息,身在亭中,心却飞往高处,在这里,所有旅途中舟车劳顿的困乏也都会烟消云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沧浪之美”吧。
最为奢华的亭:真趣亭
真趣亭装潢奢华而大气
狮子林不愧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中不但假山和植被诸多,亭子也是不少。但要说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那还要数真趣亭了。真趣亭可以说得上是亭子界里的一朵“奇葩”。
真趣亭是在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方亭。亭中装饰奢华,多出镌有雕刻,亭内屋架梁柱刻有凤穿牡丹的图案,三面的吴王靠上刻有狮头、花卉等,许多地方更是刷上红漆并贴上金箔,就连在它远处的观瀑亭与它相比也是相形见绌。凡是见过此亭的人,都会觉得它与苏州园林的淡雅风格有所不同,反倒有皇家园林的味道。
梁上挂着带有“真趣”二字的金匾
事实上真趣亭也是大有来头。和其他亭子不同,这真趣亭的名字可是由乾隆皇帝亲赐的。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六次都到狮子林中游玩,可见他对这座园林有多么喜爱。在其中一次游玩中,乾隆皇帝走进了狮子林中的假山堆,就在假山中兜兜转转,足足转了两个时辰都出不来,真是急得团团转。最终还是由那时的苏州状元黄熙领出。
真趣亭前的观瀑亭和池塘
休息时,乾隆皇帝望着满园的景色,又想起了刚刚在假山中玩耍的喜悦,顿时起了风雅之意,写下了“真有趣”三个字。这时,在一旁的黄熙看到了,觉得有些俗气,便道:“微臣恳请万岁将中间的‘有’字赏给微臣吧!”乾隆皇帝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了他的用心,想想也觉得俗气,刚想改动却发现省下这个“有”字,剩下的“真趣”听起来倒有些风雅,便顺水推舟的将“有”字赏给了他。乾隆皇帝走后,地方官员立刻在此处建造了亭阁,并以“真趣”为亭名,按照皇家的要求制成了金匾,挂在亭子的大梁上,这“真趣”二字还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哦。
不远处的观瀑亭与其隔湖相对
小小亭子,凝聚了园林艺术的精华。闲来无事,坐在亭中,倚在柱边,倾听着四周传来的流水声,让那份恬静充溢心灵。这样的景,一定会让你沉浸在其中,数荷叶、等夕阳、观浮云,不忍离去。
(来源:情调苏州 编辑: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