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新颜,苏州老街40年变迁史

2018年09月12日 10:40:22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小河边、屋檐下,藤椅上晒太阳的老大爷,坐在小凳上择菜的老奶奶,种在花盆里的小葱,小巷上空挂着衣服,墙边倚着自行车,天空被密如蛛网的电线分割……时光仿佛停滞的老街,是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这样的记忆如今要到照片里去找寻了。苏州退休干部胡荣福是位有心人,30多年间,他用相机记录下了不同时期姑苏石路地区的街道变迁。如今,存古风更展新颜的老街,为改革开放40年留下了砖石刻画的注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浩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浩街

今日南浩街

  今日南浩街

  胡荣福报送给“江苏最美家庭档案”征集活动的照片有三组,分别反映了石路地区南浩街、阊门吊桥和石路商业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现今的风貌。回看这段用相机保留的时光记忆,胡荣福感慨:“我是看着这30多年老城改造一步步走过来的,原来石路地区的老街大都是破破烂烂的。”

1990年代的苏州阊门吊桥街景

  1990年代的苏州阊门吊桥街景

  看似江南水乡风情的老街,实际生活之脏乱差,只有住户才有体会。像生活用水,要么靠水井,要么靠马路上的“公共自来水”;公共卫生设施几乎没有,主要靠马桶。胡荣福回忆:“有的在河边洗,有的倒在化粪池里。”江南多雨,南浩街这样的低洼地区,自建房大多阴暗潮湿。在胡荣福拍摄的照片里,经年累月风吹雨打下老屋墙壁斑驳,苏州特色的粉墙黛瓦变成了大花脸,显得十分破败。

1990年代的苏州阊门吊桥街景

  1990年代的苏州阊门吊桥街景

  照片中的阊门吊桥沿线,机动车非机动车混流,沿街小店杂乱无章,城市管理还在起步阶段;老街上随意晾晒、私搭乱建现象普遍;各种电线混乱不堪,安全隐患也不小。

  老街,更多只是存在于记忆中的情怀。

  老街展新颜,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理念。胡荣福说,单靠经济条件不行的老城住户肯定是不行的,更新理念、科学引入有关项目方进行商业合作后,老城改造才获得了多赢。

今日苏州阊门吊桥夜景
今日苏州阊门吊桥夜景

  在胡荣福眼里,这些年来石路地区建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街面越来越繁荣,人们穿戴也更加多样。最新一张雪夜阊门吊桥,在光影中留下了迷人风姿,“体现了我们从粗放到精致、精细的城市建设理念变化。”不过,让胡荣福感触更深的是街上的人:“精神面貌啊、生活环境啊、生活质量啊都有很大变化。”

1980年代末的苏州石路商圈
1980年代末的苏州石路商圈

1990年代苏州石路商场
1990年代苏州石路商场

  居民生活的改善,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石路商圈是苏州古城的商业副中心,它的变迁是苏州商业发展的缩影。

  桑塔纳、大舞厅、外墙石材装饰、三轮车,这是1980年代末的石路商圈;街心花园、玻璃幕墙、移动通信广告、肯德基,这是1990年代的石路商场;步行街、中心广场、喷泉、亮化,这是如今的石路商圈。“每张照片都有非常大的进步。看着这些地方越变越好,我也很高兴。”

今日苏州石路商圈
今日苏州石路商圈

  和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一样,苏州老城改造也经历了一个规划理念逐步更新、改造方式逐步改进的过程。胡荣福说,如何在保留历史名城韵味、不让商业化味道过浓,和改善老街居民生活、实现古城保护性开发间取得平衡,苏州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今,老城保留了时光,新城的发展则一日千里,改革开放为苏州这座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