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东方海岸崛起海滨新城

2018年09月12日 10:30:06 | 来源:连云港传媒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微信图片_20180911170311

  旧城展新貌,新城拔地起,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连云港市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从地标性建筑不断刷新城市高度,到城市家具建设向国际标准化行列看齐,昔日的海滨小城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1989年5月21日,连云港市第一家国际三星级宾馆“天然居”开始试开业,当时的《连云港报》报道说,天然居宾馆高18层,总面积8600平方米,是当时市中心地标性建筑。

  海州区路南街道贾圩社区居民 张泽明:天然居是我们连云港新浦区最高的一座楼,而且到最上头能够看到夜景,反正比较高档就是了,外面出差的人呢,一般都预置到这个天然居里头去。

  原连云港市皮革塑料工业供销公司经理杭立根:那时天然居房间也大,设施也好,接待也好,服务质量也高。

  两位老人都住在海连路北的贾圩社区,他们不仅见证了天然居的拔地而起,更见证了后来陇海步行街的诞生和繁荣。从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启“加速度”,到1990年,市区完成了一批道路、桥梁、广场、水厂、城市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一条横贯市区东西的道路骨干系统。

微信图片_20180911170344

微信图片_20180911170400

  新海城区的旧城改造陆续推进,新浦南片区改造形成以龙河广场为中心的新市区,海州旧城区改造形成鼓楼广场,废弃的陇海铁路路基上建起了陇海步行街,全市推行住宅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开发,到2005年,市区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

  在市区的另一端,家住连云区西墅花园的金宇培经常到附近散步望海。2006年以前,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是破旧的西墅码头,如今,面对一座崭新的城市从海上升起,这位67岁的老渔民感慨万千。

  连云区海州湾街道西墅村村民金宇培:我那个时候就在码头上啊,有的时候要协助啊,抛填啊要放炮啊,我们在那儿看一下,那真是热火朝天,晚上那个车子啊,灯啊把码头照得雪亮。

  2006年,连云新城投入建设,旧村改造、码头拆除、渔民上岸,西墅渔民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变革之后,多数原地回迁安置,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过上了新生活。

  王浩敏在连云区生活了几十年,从2005年开始,他就背着相机,每年来到北固山顶,俯拍连云城区的全貌。

  王浩敏:我拍这张鸟瞰图,一共是拍了十二年,我感觉这座城市啊,一年有一个新变化,三年就有一个大变化。

  跨越十余年间的照片,客观记录下了连云区城市面貌不断发展的脚步,从当初只有几栋高楼的小城市,已经蜕变为上百座高楼大厦的现代化都市。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等战略机遇的催动下,连云港市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实施了连云新城开发、中央商务区建设、连云老街改造等重点工程,完成海滨大道、云宿路沿线等地块房屋征收130万平方米,城市形象、面貌和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微信图片_20180911170318

  在城市建设中,连云港市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2012年建设海连路快速公交一号线开始,就同步推进城市家具系统建设。

  连云港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党委书记 孙志伟:我们有效结合连云港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把提炼和展现出连云港元素,通过城市道路景观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而在全市形成了一路一灯,一路一栏,一路一障,这一独特的城市家具建设风格。

微信图片_20180911170329

  东方天书的石刻、花果山的传说,和公交站亭、道路护栏等城市家具巧妙融合,特色鲜明。2017年10月,中国标准化协会授予连云港‘城市家具标准化示范城市’称号,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建忠:连云港这个模式,应该说,第一个我觉得对城市建设,各个地方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标杆,有先导性,同时也为这个领域开展标准制定,开展标准化的推广,积累了很多经验。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从上世纪80年代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的步伐,到如今摘得城市家具标准化建设首张“全国奖牌”,我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全国瞩目。截至2017年底,连云港城市建成区面积从改革开放之初的95平方公里拓展到223平方公里,涌现出索菲特、万达广场、新世界文化城、体育中心、摩天208等数十个地标性建筑,昔日的海滨小城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