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陕西移民搬迁工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如何让搬迁户在新的土地上更舒适?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西安以南200公里的安康市池河镇在配套服务、社区管理上下足了功夫。
江苏台记者李俊彦:这里是陕西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一大早,这个宽敞的广场上就有不少人在这锻炼。社区不仅体育设施丰富,卫生所更是就建在居民楼下,方便大家随时就诊。
西苑社区占地面积220亩,累计安置移民搬迁户近6000人。行走在社区里,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配套服务设施:文化剧场里,居民们经常可以观看各种表演;日间照料中心里,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打牌;行政服务中心里,百姓可以就近办理户籍、社保等各种服务。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居民付远安:以前要跑好多个地方,现在集中一个地方,给村民代办事情都可以一个地方办完。
在离社区不到5公里的地方,池河镇还修建了一个当地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环保所所长谭小才:它就是我们移民搬迁工程,基础设施配套的项目,生活污水处理达到环保的要求,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舒适的生活不仅体现在配套上,更体现在细致的服务中。西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组建了民风纠察、老年儿童关爱、红白喜事礼仪、文明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建设5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将16名党员分别编入五支队伍,带领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支部书记陆龙俊:我们这些党员也是从山上来的,他深知移民搬迁居民整个需要,移民搬迁居民已经有160多位志愿者都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
如今的西苑社区,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而五年前,这里还只是池河边的一片滩涂地。全新的蜕变得益于镇里在项目建设、资金统筹上的一系列独到经验。西苑社区建设总投资2.5亿元,为了解决资金难题,镇里试点成立了城投公司,利用"部分搬迁社区可用作商业开发"这一政策,将部分门面及住房进行租售,实现了资金回笼,此外这里还将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部门筹措的资金整合到一个盘子里,统筹使用,优先建设急需的配套设施。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镇长牛少定:你比如说我们在学校的改扩建以及卫生院的改扩建,包括咱们文体中心的改造提升,这些项目我们从行业部门再争取资金,再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把咱们的资金盘大了,项目建设推进就快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池河镇还创新引入"镇长法人制""结算审计制"等制度,让政府领导当项目法人,让第三方机构结算审计,保证了工程质量,也确保了资金透明使用、发挥最大效益。仅2017年,西苑社区便通过这一系列创新方法,修建了红色文化广场、金蚕公园以及五爱大桥等30多个重大项目,一系列配套服务帮助群众挖了"穷根、险根",一个和城镇生活同步的新社区正让搬迁居民的生活变得更有质量、更有奔头。(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俊彦 董馨蔚 杨伟东 顾啸云)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