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带“湖”却不见一滴水!改变这种怪现象必须做好这件事

2018年09月09日 17:59:0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里下河,不是一条河。

  这片位于江苏长江以北,横跨泰州、盐城等多个市县万余平方公里的湿地平原,因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锅底洼”。

  这样的地形地貌,加之独特的水系、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让里下河地区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区域内众多的湖泊湖荡、河道水网,如海绵一般存蓄水体,成为里下河防洪“上抽、中滞、下排”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名字里带“湖”却不见水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里下河地区的湖泊湖荡不断被侵占利用。

  据统计,至2005年,里下河腹部地区湖荡水域滩地面积仅存58.1平方公里,只占1965年湖荡总面积的5.4%,绝大部分湖泊湖荡已经基本消失。

  “有的地方听名字是湖,实际上就是陆地,连水都没有。”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湖泊管理科副科长王琴介绍,早些年的卫星地图显示,里下河地区的众多湖泊被圩堤切割成了大大小小的养殖区,几乎看不到完整的自然水面。

  多年的盲目围垦、圈圩和围网养殖,让里下河地区的河湖严重淤浅堵塞,滞蓄功能严重衰退。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的工业废污水、生活污水以及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更是让湖泊功能及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严查违章占用湖荡

  为加强里下河湖区保护,规范开发利用行为,维护湖泊湖荡健康生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2008年,江苏省水利厅授权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负责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工作人员巡查里下河湖泊湖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会同里下河地区各市、县水利部门先后查处了阜宁县罗桥镇郭舍圩内旧房翻建、兴化市沙沟镇光耀村违章加圩、淮安市楚州区流均镇严百村非法加圩、宝应县射阳湖镇钱沟村违章加圩等事件,有效制止的违章加(圈)圩的圩子面积近7000多亩,累计发现违章苗头达100多次。目前,违章占用湖区的现象已呈逐年下降趋势。

  有序推进退圩还湖

  退圩还湖,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湖泊管理的首位。

  为顺利开展退圩还湖,特别是得到湖区百姓的理解与支持,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通过里下河湖区联席会议这一制度平台,加强和湖区8个县(市、区)的互联互通,广泛宣传退圩还湖对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的巨大效益,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有的已经经过批复了,有的准备报批,还有些地方正在实施。”王琴告诉记者,目前,湖区四市八县都在积极行动,推进当地的退圩还湖工作。其中,兴化、宝应、盐都三地已经完成全境省管湖泊的退圩还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专家对兴化3个湖荡退圩还湖工程实施方案进行审查

  就在不久前,兴化市洋汊荡、乌巾荡、陈堡草荡退圩还湖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审查,这也标志着3个湖荡的退圩还湖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据了解,工程实施后,兴化市可恢复自由水面36.534平方公里,将大大提高区域防洪和水资源配置能力、改善湖泊水环境,恢复湖泊的调蓄、供水、生态等功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平台。

  再现美丽的水乡风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退圩还湖工程的全面推进,不仅能够提升里下河地区的防洪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还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

  位于泰州姜堰区的溱湖风景区,过去几年,通过退圩还湖工程,增加了近一半自由水面。湖水连天、碧波荡漾的原生态水乡风光,每年吸引20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一年数亿的旅游收入,让曾经的“锅底洼”变成了“聚宝盆”。

  盐城市盐都区对境内的大纵湖,这两年也在积极实施退圩(围)还湖工作。如今,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湖荡水乡的自然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和旅游景区建设,将大纵湖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打造生态度假、休闲娱乐、宜居宜游的生态旅游地,先后荣获国家4A级风景区和水利风景区等荣誉称号。每到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康亮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