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姜堰一男子坚持照料亡父前妻27年

2018年09月08日 05:42:20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姜堰区大伦镇原计生站工作人员朱惠泉,27年坚持照料无血缘关系的亡父前妻申继芳,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孝”的定义。日前,朱惠泉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第1453期封面人物。

  61岁的朱惠泉家住大伦镇朱宣村,每天早晨,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申继芳床前,亲切地叫声“大妈”,问对方想吃什么。忙好早饭,他会端到“大妈”床前,一口一口地喂,就像照料一个孩子似的。从早到晚,他对申继芳照顾得无微不至。93岁的申继芳逢人便说,惠泉比亲生儿子还亲!

  朱惠泉12岁时,父亲便离世了。1990年,母亲因病去世后,家里只剩下朱惠泉和妻子二人。“没有了老人,心里感觉空荡荡的。”朱惠泉常跟妻子感慨。

  时间一长,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跳进朱惠泉的脑海。他知道亡父的前妻申继芳因为不能生育,婚后七八年便离了婚,如今父母都走了,为何不去找找,倘若在世,认个亲接回来尽孝。

  朱惠泉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他踏上漫漫“寻亲路”。他仅知道申继芳也是大伦镇人,没有其他更详细的信息。朱惠泉遍访乡邻,寻找各村老人,不放过任何有用的线索。1990年,他在党校学习时,向一同学习的运粮村村干部吴加怀讲述此事,拜托对方帮忙打听。一年后,吴加怀带来消息,申继芳和老伴是运粮村里的五保户,生活颇为艰难。

  1991年3月,朱惠泉夫妇拎着牛奶、水果登门认亲,朱惠泉当面对申继芳叫了声“大妈”。认亲后,朱惠泉夫妇有空就将老两口接到家中住上几天,逢年过节送去“节礼”,当做父母一样孝敬。

  2010年,申继芳的老伴去世,朱惠泉便将申继芳接到家中照料。兄弟姐妹劝他,自己年龄也不小了,以后还要人照顾,干嘛找个“负担”回来。朱惠泉却认为,人要向善、行善,不能眼睁睁看着申继芳孤独终老,毕竟她和父亲还有过一段感情。

  申继芳腰板硬朗,经常帮着家里除草、烧灶,朱惠泉的子女对她也很孝敬,孙子也经常回来看她,叫她“奶奶”,一家人其乐融融。

  2017年2月,申继芳在家突发脑梗陷入昏迷,被送到姜堰中医院抢救。朱惠泉跟单位请了10天假,寸步不离病床。为了能够照顾好申继芳,他每隔3小时便设定闹钟,为申继芳翻身、端尿,不分昼夜。

  有人劝朱惠泉给申继芳找护工,毕竟他自己年龄也大了身体吃不消,“没有谁比我更了解她。就算最好的护工能有我照顾得周到?”朱惠泉说。他还买了张折叠床,每晚睡在申继芳床边,方便随时照料。

  吴小芳是朱惠泉的老同事。她回忆道,当时计生办还在运粮村时,经常有位大妈来找朱惠泉,哪里不舒服、家里差个什么东西、想去个什么地方……朱惠泉有求必应。起初,她以为那是朱惠泉的亲戚,知道真相后,不禁肃然起敬,“说实话,换作我们,对自己的母亲都做不到这些呢”。前年老太过90大寿,朱惠泉还邀请大家去为老太祝寿。

  52岁的朱宝元是朱惠泉的老邻居。他说,朱惠泉喜欢养花养草,家里还搭了个小阳光房,后来为了给申继芳洗澡,把花草都搬出来了。每隔段时间,朱惠泉和妻子趁中午时间将申继芳搀扶到阳光房内,烧满一大盆热水,给申继芳洗澡,“老太太在床上半年了,一点也不邋遢,被伺候得干干净净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朱惠泉笑着说,家中有老人是件很开心的事。

(来源:泰州日报  编辑:杨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