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灯坏了,一个外国友人在帮忙指挥交通,给个赞”。一句话配一张照片,这张微信朋友圈截图,经过两天的转发再转发,传到了高广的手机上。
高广,就是那名外国友人,他本名Adeogun Lanre,是出生于尼日利亚的美籍留学生。9月2日,他路过苏州工业园区一处路口时,交通信号灯突发故障,路口的车辆有些措手不及。正好路过的高广,带上两名同样来自尼日利亚的小学弟,一起指挥起了交通,直到交警赶到。高广说,他们这么做,是入乡随俗,因为苏州是一座友善的城市。
信号灯坏了,来了三名留学生
9月2日是开学第一天,当天下午5点56分园区智能交通平台显示,工业园区现代大道玲珑街路口的信号灯突然“罢工”,四个方向都在黄闪。经初步检查,故障是由于施工造成线缆短路所引发的。
故障来得突然,已经行驶到路口的车辆,有些措手不及,车头对车头挤在了一起。6点03分、6点04分、6点05分……不断有市民拨打110。因正是晚高峰,路面还出现了次生拥堵。园区交警湖西中队接到110指令后,立即呼叫附近的民警赶往现场。
这时,骑车回住处的高广路过该路口,看到信号灯坏了,他停了下来。他把电动自行车停到路旁,背着背包站到马路中间。这位1.83米高的大个子外国友人,很快引起了司机们的注意。“stop,stop;let's move……”在高广的指挥下,原本挤在一处的车流开始松动,路口变得有序多了。没一会,高广看到两名同样来自尼日利亚的学弟路过,便把两人喊过来,帮助他一起指挥。
下午6点20分,民警到场,与高广等分工协作,由民警在路口中央指挥,高广他们从旁辅助,同时民警呼叫值班中队增援。到下午6点40分,增援警力到场,把高广他们替换下来。为感谢高广的帮助,民警把自己的哨子送给了高广。
高广和他两名学弟热心指挥的一幕,被众多路过的人用手机拍了下来,并发到了微博、微信朋友圈。今天高广收到的截图,只是其中一条。
美籍非洲人,偏偏喜欢中国文化
高广站在车流中指挥交通的照片,这两天还在不断被转发,获赞无数。有朋友对他说:你要红了。
9月4日,记者找到了高广,发现与他交流毫无压力。这倒不是记者的英语有多好,而是高广的汉语实在溜,儿化音用得也恰到好处,特别是在说“哥们儿”的时候。
高广1983年出生于非洲尼日利亚,跟随家人加入了美国籍,但他身上却有着很浓的中国味。别人称赞他汉语好,他说不好不好,要学中国人谦虚,回美国的家后找不到人说汉语,比原来退步很多了。
说起学汉语,高广说归功于他的母亲。他母亲在英国工作时,有不少中国朋友,常和他说中国人很好,应该学点汉语。于是,高广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的化学专业毕业后,又到孔子学院学汉语。他的第一位汉语老师,就是中国人,他的中文名字,也是那位中国老师给起的。高,是希望他学到更高的本领,广,是掌握更广博的知识。
结束在孔子学院的学习,高广对中国文化更着迷了。2012年,他和三名尼日利亚的同学一起到福建师范大学继续学习汉语。2017年,高广来到苏州,在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进一步学习对外汉语。今年新学年,他将成为一名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爱上苏州了,如有可能愿定居下来
目前,与高广一起在苏州大学学习的非洲留学生有40多位。今年世界杯期间,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在苏外国人举办了一场“外国人世界杯”,高广作为非洲队的守门员参与了比赛,并帮助非洲队获得了冠军。
于富,是在苏的非洲留学生之一。他是高广的好哥们,也来自尼日利亚。高广来苏州,正是受到了他的影响。于富同样酷爱中国文化,在念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的同时,他还对中医养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取得了中医养生理疗师证书。结束在苏州的学习,于富将回到尼日利亚成为一名老师,教那边的学生汉语。
在苏州的这一年,高广已完全融入了苏州人的生活。他会去菜场买菜,看阿姨们买什么,他也买什么,买了不会做,就问,大家会很耐心地教他怎么切、怎么起油锅、怎么炒。如今,高广在住处也能自己下厨了。
“很多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真的是一个非常友善的城市。”高广说自己也要入乡随俗。这次遇到路口信号灯故障,他认为是一种缘分,给了他一个为苏州做点什么的机会。
“很多人问我是哪里人,我就说我是苏州人。他们说你怎么这么黑,我说我是在苏州晒黑的。”这虽是一句玩笑话。不过高广是真喜欢上苏州了。他说,毕业后如果有机会,他愿意在苏州定居,如果要回美国,他也会成为一名教师,教更多的人汉语。
(来源:引力播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