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山东家庭,为建设扬州分居八年

2018年09月04日 08:09:10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爸爸,我们回家了,国庆节你会回家吗?”转眼到了开学的时间,上周,来自山东临沂的于子淼和于子航姐弟依依不舍地与爸爸于士超告别,和妈妈崔慧敏回老家准备开学。而面对这个问题,于士超沉默了几秒,最后只能回答:“爸爸尽量。”

  从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到瘦西湖隧道,从文昌路西延再到连淮扬镇铁路,于士超作为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在扬州驻扎了八年。而他和妻儿这种奔波于扬州、临沂两地之间的“候鸟”生活,也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

  这个夏天,于子淼、于子航姐弟和妈妈跟着由中铁十四局举办的“铁建小候鸟”活动又来到了扬州,在他们走近扬州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走近他们一家人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他们一家人的心里话。

  爸爸说

  作为建设者我很骄傲,但作为丈夫父亲,我只有愧疚

  “我2010年来扬州的,到今年8年了。”看起来瘦瘦的于士超,和印象中挥汗施工的建设者形象有些不同,而实际上,负责项目后勤物资保障 的他,虽然不在建设一线,却是项目实打实的“大管家”,“小到泥沙,大到钢筋,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就是我的工作职责。”

  回想刚来扬州的场景,于士超笑着说“真的没想到会在扬州这么久”。“扬州这些年交通发展真是快,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一个工程紧着一个工程,我也就一年又一年地驻守在这。”于士超数了一下,来扬州八年,他参建了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瘦西湖隧道、文昌路西延以及现在的连淮扬镇铁路一共四个工程,亲历了扬州“开城先开路”、打破对外交通桎梏、打通对内交通阻隔的交通巨变,“作为建设者,看到一座城市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是满满的自豪和骄傲。”

  作为建设者是满心的骄傲,但建设八年,分隔八年,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于士超却是说不出的无奈、道不尽的愧疚。“这些年每年只能回去几次,对家庭能做的真的太少太少。”于士超告诉记者,这些年,妻子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老家,辛苦他都看在眼里,却苦于无法帮忙。

  作为后勤保障,于士超经常在过年过节时留守扬州,朋友圈是他“窥探”家人、亲朋好友生活的窗口,但同时也是他乡愁的来源,想看又不想看的矛盾,是想说又说不出口的煎熬。“想看,想看看家里人怎么样,但是逢年过节大家晒的都是家乡美食,秀的都是举家团圆,我看着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于士超无奈地说。

  “借着小候鸟的活动,孩子老婆又能来一趟扬州和我团聚,我工作的劲头更足了!”于士超搂过妻子、牵过子女充满干劲地说,“我一定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兵精神’,修筑优质精品工程,让扬州早日步入‘高铁时代’。”

  妈妈说

  再多的心理准备,都平息不了遇事时的慌乱

  “那时候年轻,觉得自己已经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了。”崔慧敏和于士超是在校园相识相恋,一起走过青涩的学生时代,当面对丈夫的职业选择和婚姻生活,她原本是“充满信心”,“但是再多的心理准备,当真的遇事儿了,也平息不了那种慌乱。”

  因为于士超的工作原因,婚后他们一直都是聚少离多,而于士超随项目来扬州时,他们的大女儿于子淼也才一岁多。“孩子小,操心的事多,后来又怀了二胎,他还是往常一样几个月才回来几天,一心都在工作上。”崔慧敏告诉记者,就连小儿子出生时,他也就回来陪了几天,就又赶回扬州了。

  日常的家务琐事还有父母、公婆一起帮忙,但是一旦遇到大事,崔慧敏内心的第一想法就是“如果老公在就好了”。2015年的一天,爷爷奶奶带着大女儿去走亲戚,崔慧敏带着小儿子在家,喊了外公来帮忙。“我当时就忙着做饭,没顾上孩子,我爸也没留神,突然儿子就哭着跑来找我。”崔慧敏回忆,当时小儿子才一岁多无法表达自己的遭遇,只见他抓着自己的脖子一直哭泣,呼吸越来越喘,再看到地上的花生壳,她知道大事不好了。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不好,一定花生呛着了,立马喊着我爸送我们去医院。”回忆起那个场景,崔慧敏依旧满脸恐惧和焦虑,赶到医院经过检查后得知,花生已经随气管接近肺部,需要马上做手术时,她强忍着内心的崩溃操办一切,但是当电话接通丈夫的时候,她忍不住了。“我一边哭一边骂,怪他不在身边,怪他帮不上忙,所有的委屈和抱怨全都在电话里对他吼了出来。”崔慧敏说。

  等到于士超赶到家时,孩子早已结束手术躺在病床上休息,而看到风尘仆仆的丈夫,崔慧敏又心软了。“他也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啊。”崔慧敏其实内心一直是理解丈夫的,而她的工作就是照顾好家,做好丈夫的贤内助,才能让他更好的忙工作,更好的做工程,“他的工作关乎到一个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希望他能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呢。”

  孩子们说

  爸爸是很好很厉害的人

  说起对爸爸的印象,9岁的姐姐于子淼和5岁的弟弟于子航是截然不同的反映。“爸爸是很好的人。”于子淼有些腼腆地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爸爸,而于子航则大声地喊出“爸爸很厉害。”

  已经上小学的于子淼已然有了小姑娘的小心思,对爸爸的思念也有些不好意思说出口,但是当说到“学校的亲子活动,看到别的同学有爸爸出席”时,于子淼忍不住哭了起来。“我说不出爸爸哪里好,但是爸爸就是很好很好的人,我很想他。”于子淼小声地告诉记者,自己是姐姐,在家要多帮帮妈妈,“爸爸在做很重要的事,我在家会做好妈妈的帮手,让妈妈少辛苦一点。”

  一旁的于子航到处跑跑跳跳,全是对爸爸工作环境的好奇。“爸爸很厉害,看,这个大桥就是我爸爸建的。”于子航指着一旁的连淮扬镇铁路高架桥,骄傲地告诉记者,他觉得爸爸特别的了不起。

  虽然这不是姐弟第一次来扬州,但是对于扬州他们却并不熟悉。因为工程项目部多驻扎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加上父亲工作忙碌,日常他们来扬州的活动范围在项目部。“天气好的话妈妈和其他阿姨会带我们一起出去玩,我去过瘦西湖,扬州真的好漂亮。”于子淼说,扬州的园林景色不同于家乡的景色,她特别喜欢。

  而今年的“铁建小候鸟”活动还特地组织建设者子女走进建设现场,也让他们切身体会了父亲的工作。“爸爸的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是也真的很厉害,这么高的大桥就是他和其他叔叔一起建的。”于子淼告诉记者,这次回去会好好和小伙伴说说自己爸爸的工作,说说扬州的美景。

  (来源:扬州发布,编辑/程梦青)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