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标: 传播扬州千年香文化,深耕传统文人合香技艺

2018年09月04日 15:26:20 | 来源:海西头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隋唐时期,扬州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香料交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这个时期的扬州形成了当时最大的国际香料市场。

  香料的大流通推动了隋唐时期香道文化的大发展,同时鉴真东渡系统地传播了唐朝用香仪轨和合香之法,扬州正是以香道文化演绎出丝绸之路上的魅力之城。

01

  王其标是扬州著名的香学文化研究者,曾在多种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对中国传统香学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恢复韩琦、黄庭坚等文人香方多种。

  初见王其标,便被他身上独特的香气吸引,像在树林里待久了,身上沾满了草木的香气,清新淡雅,不似香水刺鼻,再加上他自带儒生气的外貌,给人一种很“佛系”的感觉。

  作为香文化的研究者,王其标对香的痴迷不言而喻。每天早上他都要通过点上一炷香或烧香粉,来唤醒一天的活动,也通过燃香这一过程,让他自己的心绪得以平静,知道自己今天该做哪些什么。

  对王其标来说,香,已经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品香还是制香,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02

  从高中起,王其标就对古代诗词十分着迷,尤其是北宋时期扬州文学家秦观的诗词。在读了大量秦观的作品以后,王其标发现,在秦观的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香”的描写,从那以后,他就对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渐渐地,王其标开始自己研究起了香料,起初只是学着品香,后来开始自己制香。

  说到制香,普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小说或影视剧宫斗戏中,皇帝后宫的妃子们用香料互相陷害的戏码。在《甄嬛传》中,雍正皇帝为了防止年氏家族借皇子谋权篡位,在赐给华妃的欢宜香中加入麝香,让华妃永远无法怀孕;擅长制香的安陵容为争宠,在甄嬛去疤痕的药中加入香料,让甄嬛流产。

  虽然这些情节只是发生在小说里,但是,关于香料的使用确实有一定法度。

  虽然大多数的香都是来自草木,往往都是一些中药的药材,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使是以调理为主的中药,如果单烧一味,长期下去,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伤害。

  在最初制香的时候,王其标尝试的就是单方香。不过在长期的研究中,王其标发现,《香乘》关于制香的记载,都是合香,就是用多种香料按照一定比例调制出来的。

  不过,制作合香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最初,王其标只是将香料放进粉碎机里,粉碎、混合、定型。不过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这样制作出来的香,与香谱中记载的味道不符。

  多次试验后,王其标发现,用传统粉碎机制香的时候,粉碎机工作中产生的高温让部分香气在制作过程中就已经挥发了,所以制作出的香料效果会下降。

  从那以后,王其标在制香时,就采用传统的手工制法,虽然效率不高,但可以保证香的质量。

03

  物以稀为贵,近几年,一些稀有的香料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沉香”,短短几年内,价格翻了几十倍,民间便有了“藏玉藏金不如藏沉香”的说法。

  贵过黄金的沉香,既是名贵的中药材,又是身为众香之首的珍贵香品,王其标自然不会错过。

  王其标的一位香友,曾经花费重金购买了沉香。不过,在入手后他才发现,因为沉香中有虫洞,因此被黑心商人注入了石灰,来增加重量,从而提高价格。但即便如此,这些沉香依然是难得的珍品。

  当然除却香的商业价值,香给人们身体,身心带来的益处也不用多言语,这样的意境美和嗅觉之美,在扬州这座与香文化相得益彰的城市,交融,蓬勃发展。

  (来源:海西头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