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省统计局近期公布的结果显示,2017年无锡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意度总指数以绝对优势83.9分(全省平均75.2分)位居江苏首位,也是全省唯一超过80分的城市。其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基本公共交通等满意度均位列全省第一。
无锡凭啥得第一?
调查的11个体系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基本公共交通等满意度均位列全省第一。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基本社会服务两个体系得分都高于85分,均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基本公共教育情况
幼儿园教育:全省有82.8%的百姓对当地幼儿园感到满意,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感到很满意的占46.5%,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0.9%,感到一般的占15.4%,感到不满意的占4.6%,有12.6%的人表示说不清。13个市中,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不满意率”低于3%,其他市在5%-6%之间。
图:还月亮
义务教育:全省有84%的百姓认为当地小学、初中能满足需要,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其中感到很满意的占44.2%,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9.1%。13个市中,无锡的满意占比超过90%,为全省最高。
高中教育:全省有76%的百姓对当地高中教育情况满意,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感到很满意的占39.4%,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1.5%。13个市中,有4个市的满意占比超过80%,有6个市在70%-80%之间,3个市在70%以下。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情况
目前,无锡已经实现“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城乡社区行政村全覆盖。在全省首创并建设了177条250多公里健身步道、337所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到2020年,无锡还将优化城乡一体化“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内涵,建成体育公园100个、新建健身步道200公里以上,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7平方米。
图:斗山星辰
我市设立引导文化消费专项资金以来,已连续6年以每年850万元的投入力度累计购买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396项,带动社会投入公共文化服务资金近2亿元。
基本公共交通情况
今年4月,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被检测的100个城市中,无锡拥堵情况排在全国第79位,总体城市交通状况稳定有序。
当前,蠡湖大道、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正在进行,地铁3号线、4号线也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中,未来,无锡百姓的出行也将更加便利。而随着全球第一个城市级的车路协同平台——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重大项目在无锡启动,今后,人、车、路的互联互通将率先在无锡实现,汽车通行效率预计将提高15%左右。
近年来,无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17年新辟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5条,城市建成区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99.27%,日均客流量109万人,探索开通“锡公交”定制公交、城市微循环巴士,取得良好反响。持续改善农村地区出行条件,农村客运班线通达率和镇村公交覆盖率均保持在100%。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最终就是要群众满意。为此,这样的“全省第一”,是对过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次见证。透过分值,可以看到的是围绕在市民“家门口”的“公共服务圈”,正在不断提升配置、标准、内涵。当然,透过分值,也应该看到,公共服务与群众的“满分要求”、多元需求之间,依然存在着差距,需要更多实在贴心的举措,共同迈向美好生活。
加大民生投入 关注“隐性财富”
家门口的学校让家长觉得更满意,折射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提升,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优化教育资源科学配置。市教育局人士介绍,全市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提升,近三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20亿元,年均增长9.98%。今年截至上月底,全市共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学校22所,其中古运河实验小学等一批新学校将投入使用。
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公共服务关乎民生福祉。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做了专题部署。会议提出,如果说增加收入关注的是“显性财富”,关乎居民口袋的“进项”,那么完善保障、公共服务则关注的是“隐性财富”,关乎居民口袋的“出项”。
编织服务网络 “家门口”享便利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正构筑起一张城乡全覆盖的网络。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意度的项目中,可以看到的是更多优质服务正向人们的家门口靠近、聚拢。
图:无锡东侠
“想要进行体育锻炼,只要徒步10分钟。”市体育局人士介绍。目前,无锡已经实现“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城乡社区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清单”里,城乡一体、全覆盖、全部、100%屡屡可见:公办高中实现省三星级以上优质资源全覆盖、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省三星级标准;2017年底,已完成所有涉及卫生计生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对象扩展至全市所有常住人口;基本实现各新建居住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与文体活动广场的全覆盖;建成统筹城乡的促进就业政策和覆盖市(县)、区、街道(乡镇)和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城市公交覆盖到城市边缘,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到100%;今年住房保障窗口将实现街道全覆盖;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全覆盖、食品安全网络监控全覆盖。
“软硬件”两手抓 共建美好未来
事实上,当下公共服务依然有短板、有痛点,更有百姓的新需求、新期待。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创新举措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拿出新办法、做出新成效。”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需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硬件”,认真落实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的相关标准,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水平。另一手抓“软件”,如在教育上,加快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步伐,加大督查力度,有效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在医疗上,深化“健康无锡”建设,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争创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在养老上,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机制,探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推进中民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强精准救助、深度救助、阳光救助,加大经济薄弱村帮扶力度。
(来源:无锡发布 编辑/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