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唱响无锡原创歌剧
奏出时代命运悲欢的大爱之歌
讲到无锡有代表性的故事,很多人都会想起阿炳,想到《二泉映月》。那么,阿炳的故事,唱起来会是什么感觉呢?
作为“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歌剧《二泉》由江苏省文化厅,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以阿炳个人生经历为主线,表现出他对音乐、对光明、对美好的渴望。“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精品”这句话也是对歌剧《二泉》最好的诠释。
新生代力量打造《南国红豆》
舞出跨国爱情
老无锡们,对1992年11月份的大型歌舞《江南好》,肯定是印象很深,还有1999年2月的大型民族舞剧《阿炳》,也是我们无锡市歌舞剧院,成立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舞剧”。而当年的无锡市歌舞团,现在已经正式改名叫无锡市歌舞剧院,目前也是现在省里最有实力的艺术院团之一哦~
今年是中国和柬埔寨建交60周年,《南国红豆》这部以中柬跨国爱情故事为题材的舞剧,算得上是很有特色的献礼之作。它以红豆集团主导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原型,以国际化的全新理念,通过不同的背景、地域差异、文化碰撞,最终让一朵爱情之花怒放。这个剧也反映了互通、互联、互融的美好愿景。通过优美的舞蹈,祝愿两国友谊的繁花一路芬芳。
无锡歌舞剧院
风风雨雨60年
1958-2018
无锡市歌舞剧院由诞生于1958年的
无锡市歌舞团开拓发展而成。
60年来,剧院先后移植学习
排练演出了多部经典曲目。
1962歌剧《小二黑结婚》
1970舞剧《红色娘子军》
近年来,剧院更是以打造舞剧创作基地为己任
创作演出了许多优秀舞蹈和多部舞剧精品
《阿炳》
《阿炳》是无锡市歌舞剧院于1999年创排的民族舞剧,借鉴无锡著名民间艺术家阿炳的人生故事,于2003年连续摘取全国第九届“文华大奖”和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入围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中国艺术节大奖和全国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红河谷》
大型原创舞剧《红河谷》改编自著名电影《红河谷》,获得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第四届全国歌剧、舞剧、音乐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第一名,2007年荣获全国“文华大奖”、“中国艺术节大奖”和全国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绣娘》
原创舞剧《绣娘》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是一部表现江南绣女钟情绣艺、艺高情深的悲情故事。《绣娘》于2011年12月18日晚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首演,之后出访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演出,在江苏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节,囊括了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导奖、优秀表演奖。江苏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2012年9月获得了全国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歌舞类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于2013年首次赴北美巡演,在美國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演出大获成功。2014年又赴新西兰、澳大利亚成功商演。
《英雄·玛纳斯》
2015年创作的柯尔克孜族舞剧《英雄·玛纳斯》,是由江苏省文化厅、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精品剧目,列入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获得江苏省第三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综合类银奖,荣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银奖,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网络投票中一举斩获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于2016年出访俄罗斯演出,并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剧院多次应中央电视台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宁夏等省市电视台邀请,参加春节、元宵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先后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俄罗斯、法国、英国、荷兰、埃及、以色列、摩洛哥、土耳其、突尼斯、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哥伦比亚、比利时、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台湾、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
就是无锡这群
执着的文艺青年
举手投足之间
都是淋漓尽致的演绎
把无锡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来源:无锡发布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