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彭城数字志丨1分钟,徐州人花了多少钱、吃了多少肉、去了多少远方……

2018年08月31日 14:04:57 | 来源:无线徐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分钟,会在你的生活中荡起怎样的涟漪?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誓,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彭城大地的发展日新月异,你我的生活也在瞬息万变——“1分钟”的内涵,也变得不同。

  肉类产量

  “不肉不欢”,除了粮食,肉类可谓是不少朋友衡量饮食“满足感”的标准了。在改革开放之初,平均每分钟,徐州的肉类产量为0.27吨;

  今天,全市的肉类产量为每分钟1.62吨,产量约为40年前的6倍。

  水产品产量

  如果肉类不行,那么一顿生猛海鲜是否能挑逗你的味蕾呢?1978年,平均每分钟,徐州的水产品产量为0.014吨;

  201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为每分钟0.33吨,约为40年前的23.6倍。

  水果产量

  餐后点缀些水果是当今徐州人“饮食标配”,越来越多的水果“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这40年间水果产量如何呢?1978年,平均每分钟,徐州的水果产量为0.05吨;

  2017年,全市水果产量为每分钟2.2吨,约为40年前的44倍。

  布匹产量

  吃饱喝足,精致的服装扮靓了我们的外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缝缝补补又一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1978年,平均每分钟,徐州的布匹产量为100米;

  2017年,全市布匹产量为每分钟690米,约为40年前的69倍。

  水泥产量

  40年间,徐州城镇的发展日新月异,拔地而起的各式建筑就是证明,而这建筑工程,绝对离不开水泥的“帮助”。1978年,平均每分钟,徐州的水泥产量为1.27吨;

  2017年,全市水泥产量为每分钟50.61吨,约为40年前的40倍。

  全社会客运量

  首先,啥是“全社会客运量”呢?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旅客数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咱徐州人也加快了旅游的脚步,据统计——

  1978年,平均每分钟,徐州的全社会客运量为38人;

  2017年,全社会客运量约为每分钟260人,出行人数是40年前的6.7倍。

  全社会货运量

  1978年,平均每分钟,徐州的全社会货运量为50吨; 

  2017年,全社会货运量约为每分钟764吨,是40年前的15.3倍。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改革开放之初,平均每天,徐州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6元;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每天50元,金额是40年前的43.1倍。

  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这改变不仅仅蕴藏在数字的变化中,也渗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处细节里。

  (来源:无线徐州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