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调取通讯录就不能用滴滴?实验证伪但滴滴仍涉嫌不合法!

2018年08月30日 19:11:4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昨天,处在风口浪尖的滴滴再次成为舆论热点,有网友发文指责滴滴强行调取用户通讯录,若用户拒绝,软件就不能使用。作为出行软件,滴滴是否需要调取通讯录?不开启通讯录权限,是否真的无法使用?记者对此展开了测试。

  测试从注册滴滴账户开始,进入软件后,弹出了是否同意"滴滴法律条款及隐私政策"的选项。该提示语中还标注了用户隐私的主要内容,包括手机号、姓名、身份证明、面部识别特征等个人信息。如果用户点击"不同意",软件无法使用。此时,弹窗显示"请同意条款后使用滴滴出行服务"字样。

  滴滴客服介绍,如果用户不同意隐私条款的话,目前是无法使用APP的。但点击了同意,并不会直接开启通讯录权限。因为用户要使用紧急联系人和代叫车的话,这个过程中会有二次弹窗确认。不同意的话,滴滴是不会开启您通讯录权限的。

  那么,是否如传言那样,用户不同意调取通讯录权限,就不能使用软件呢?记者在滴滴出行中点击为他人叫车,弹窗提示开放访问通讯录权限的要求,记者点击了"不同意"。此时,记者无法直接选取手机联系人,但可以手动输入他人手机号码。

  实验证明,不同意滴滴软件调取通讯录,并不影响软件使用。而在滴滴隐私政策中,也明确注明用户可以关闭通讯录权限。

  从功能上来说,滴滴调取通讯录是为了"代叫车时,填入被代叫车人的联系方式"和"填入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可调取通讯录对于一款出行软件而言,是否合理且必要呢?

  江苏路韬律师事务所律师颜开说,每个人的个人通讯录当中包含了多条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每个人的个人姓名 手机电话,甚至有单位 职务之类的。而且每条个人信息都对应了单独的权利主体,对于他们而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的个人信息被收集甚至被使用,有可能损害他们个人权益的。

  以代人叫车为例,如果被叫车人并非软件注册用户,那么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信息也被网络平台收集并使用了。律师认为,这种情况不符合《网络安全法》所规定的授权原则。

  江苏路韬律师事务所律师颜开打了个比方,如果手机通讯录中有100个联系人,那么调取100人的个人信息就要征得所有人同意。如果调取部分人信息,或者说像滴滴回应说,二次确认不同意再手动填写某个人的联系方式,那么滴滴平台也是需要征得这个人的同意或授权。所以滴滴平台在这方面的程序,还需要相应完善。

  实验证明,拒绝滴滴软件访问通讯录不会影响使用。但用户对于滴滴获取通讯录的指责,主要是担心个人敏感信息遭到泄露。对于用户以"代人叫车"的方式将他人信息上传,作为平台方,滴滴如何保证这些人的信息安全,还需要有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法。

  (来源:融媒体新闻中心/元国璋 编辑/肖瑜晞)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