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前1到4号,分别是将果冻和清水搅匀,右边两杯水,分别是加入水果葡萄的清水以及干净的清水
果冻是一种很受孩子欢迎的零食,它口感香甜,入口软滑,不少商家也宣称,吃果冻能补充水果以及水分。各种水果味的果冻里面真的含有水果成分吗?近日,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就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对市面上在售的4种不同类型的葡萄口味的果冻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只有一种果冻里面含有较少含量的水果元素。
实验对比
4种果冻只有一种变色
实验人员在超市和部分食品批发市场上看到,果冻类食品分为块状类、吸食类和果肉类三种,价格也从几毛钱到两三块钱一个不等。果冻的外包装上都标有各类水果的图片和字样。实验人员分别购置了市面上在售的4种不同类型的葡萄味果冻带回实验室,实验用的果冻外包装都标注了其果汁含量“>1%”。
根据化学原理,新鲜葡萄、苹果和芒果等的皮肉中,富含一种天然色素——花青素。花青素是紫色的,在遇到碱性物质后,会变成墨绿色。实验人员浸泡了原生态葡萄汁和碱水。
实验过程中,葡萄汁呈现出应有的紫色,加入碱水后,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一瞬间,葡萄汁颜色就变成了墨绿色。随后,实验人员将4种葡萄味的果冻取相等含量,将4份样品分别加入清水搅拌。如果这4份果冻样品中含有葡萄,那么它们的水溶液里应该含有花青素,遇到碱水后,颜色同样会变成墨绿色。可实验结果显示:4种样品遇到碱水后,只有2号样品出现了轻微变色,1号、3号、4号果冻样品,从头到尾就没有发生任何颜色的改变。实验人员表示,可以判断,2号样品是含有葡萄的,但是含量可能比较少,1、3、4号样品则完全可以质疑里面究竟是否含有葡萄元素。
专家解疑
很多果冻和水果关系不大
“如果加入碱水后,果冻溶液不变色,至少说明里面葡萄的含量微乎其微。”实验中,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景崤壁表示,果冻其外包装都标注了其果汁含量“>1%”,这种表述其实模棱两可,因为大于1%就意味着其中的葡萄汁浓度可以从1.1%到50%不等,变化范围很大。
据景崤壁介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果冻除部分果肉果冻外,大部分产品其实和水果的关系并不大,其主要成分是水、糖和一种食用级别的卡拉胶。卡拉胶可以起到凝固、润滑和增稠效果,其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属于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孩子和老年人需要一点膳食纤维,但更需要的是营养物质的吸收,过多的膳食纤维会影响钙、铁等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外,为了贴近水果的颜色和口味,果冻中往往会添加大量人工合成的香精、甜味剂和防腐剂。
景崤壁表示,香精、甜味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没有营养价值,虽然本身对人体并无危害,但儿童和老人如果摄入过多不能及时排出,就会成为身体的负担,进而导致疾病。因此,果冻不能和水果画等号,不建议过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