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超辉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从读大学起,从山里走出的“90后”女孩戴超辉就没再向家里伸手要过一分钱,她在扬州大学求学的七年里,先后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费孝通德育奖学金”等共计近十万元。近日,在新学年开学之际,扬大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推出的一篇官微,让该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戴超辉成了学院新生的偶像。
A
求学七年获近十万元奖学金
1993年,戴超辉出生在湖南新化的一个小山村,在她三岁时父母离异双双离家出走,家中三个兄妹均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生活非常拮据。对于戴超辉来说,当初考入扬大,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经济上的困难。所以,她平时努力学习,争取学院奖学金,并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勤工俭学。
在扬州大学求学的七年里,戴超辉先后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费孝通德育奖学金”等共计近十万元。读研时,她曾一次性获得两万元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是拿得最多的一次,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学费有着落了,留下学费和部分生活费,我寄了些钱给老家的爷爷奶奶补贴家用。”
B
“学霸”炼成不靠天赋靠勤奋
拿奖学金拿到手软,戴超辉自然成了同学眼中的“学霸”,但是戴超辉谦虚地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很普通,没有所谓的天赋,只是“笨鸟先飞”,“读本科时我就是只‘菜鸟’,常常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课题组学长学姐的实验失败,做得多了,成功的概率自然大了。”戴超辉笑称自己是山里走出的孩子,与周围同学相比,可能更踏实,更能吃苦:早上8点多进入学习状态,晚上10点多休息,泡图书馆、实验室是她每天最主要的活动,寒暑假总要比其他人少一半。
因为专业成绩出色,戴超辉在大三时就受邀参加“2014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学术研讨会”,成为当年研讨会上的唯一本科生代表,还曾在第十五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学术研讨会斩获“优秀论文奖”。通过四年刻苦学习,戴超辉被保送扬大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士研究生。
C
学习之余坚持志愿服务
把学习当成主旋律的戴超辉,却把志愿服务作为休息的放松方式。扬州马拉松、校庆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扬州市“阳光庇护中心”等场所都有她的身影。“帮助别人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很快乐!”戴超辉笑着说。
从2016年至今,每半个月,戴超辉都会前往扬州科技馆做义务讲解。正因为她的认真、热情和坚持,戴超辉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扬州市优秀文博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戴超辉说,以前上学的时候奶奶常常四处借钱,在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下,家中三兄妹才顺利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来自外界的一切关怀和温暖,我都牢牢记在心里,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奉献,想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回报他人,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