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御窑金砖博物馆的大门,一种莫名的殿堂气质扑面而来,如同走进了一个用窑火点亮的时光隧道,拨开迷雾后,一段由土到金的修炼故事徐徐展现在自己的眼前。
穿过一段古典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连廊,沿途既可以欣赏到到苏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可以透过廊柱和顶板上有深浅不一的砖纹以及廊壁上精美的砖雕,来探寻金砖的匠心之路。远处水塘碧波盈盈,极具村野情怀,可谓移步易景,皆有文章。
说笑间,一座由青熏色斑点状砖墙砌制而成、略带古朴沧桑之感的建筑出现在记者的眼前,细细一看,这座建筑恢弘大气却又不失江南风韵,尽显主楼的高贵却又装着满腹情怀,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记者吐露心中的故事。
进入序厅,四根用清水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梁柱,镌刻着木头的纹理,传达着设计大师刘家琨的独特建筑语言。惊叹中,一席用古法铺设的金砖墁地,配合着极其考究的天窗之光,让记者彻底进入了御窑加工的时空意象中。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中,记者准备以岁月变迁亲历者的角色进入这儒雅与易趣并存的艰辛之所,见证一块砖的神奇。
首先进入的是一楼的“开物”馆,绝佳的自然气候与区位优势让陆慕的金砖烧造工艺闻名全国。走进以《耕织图》《天工开物》《造砖图说》为墙面背景的时代序曲,感受着自然时令与人力智慧相存共生的奇迹之作。取土、练泥、工具、制坯、阴干、焙烧、窨水、出窑、成砖……29道制砖工序让历史铭记着这段辉煌。
而一走进二楼的“成器”展厅,记者仿佛看到了京杭大运河和漕船携金砖入京的波澜壮阔历程!走在清末民初的陆慕元和塘老街上,临河建街、傍水住宅的元和塘以河为中轴线,串联起由金砖业带动的商业繁华。
天还没亮,水运码头上就已经忙碌起来,雇夫们挑着一块块金砖运上漕船,为了防止金砖在运输途中被磕碰,每一块砖都用到稻草绳缠绕了足足九圈,象征着皇帝的九五至尊。由于金砖很重,因而也考验着船只的工艺及船夫的水平。正是这种不辞辛苦的殿堂精神,成就了明代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铺墁的精致金砖,而这些,均出自相城工匠的技艺。
来到三楼“致用”展厅,一组气势宏大的金砖砖阵出现在记者的眼前,“殿堂、坛庙、宫闱、陵寝、太学、王府”六大建筑模型矗立在砖阵的周围,记者仿佛再次走进百年前的旧时光,亲手触摸到了金砖在殿宇园囿中的使用情况。
踏着时光的标记尺大步向前,眼前这些越过王朝历史的金砖,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生命。砖雕工艺品、下棋饮茶台面、舞墨作画展台……无论被用作哪儿种文化陈设,却都离不开其骨子里携带的典雅。
窥见了一块金砖的修炼历程以及刻泥成画的传统砖雕技艺,走出这座规模宏大的主馆,一座南北走向的双孔连体窑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座姐妹窑仍在继续使用中,用古朴的技艺生产着金砖。当然,这座双孔连体的姐妹窑只是群窑景观区内的一小部分,极具江南水乡风格的单窑、建造工艺精湛的半窑遗迹以及修复如初的三座群窑都在用自己的故事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带着一颗敬畏之心漫步景区中,可以透过这些群窑感受着美学的匠心与传统工艺传达出的时代韵味。
数百年窑火传承不息,从金砖墁地到文化陈设,从宫廷皇族到文人雅客,一块金砖的成长史镌刻着汗水、见证着时代、也寄托着希望。从博物馆走出,那些有章有法的古朴技艺依然萦绕在记者的脑中,那厚重的神韵与庄严的金石之声仿佛是岁月孕育出的精灵,让人不得不感慨之、叹服之、回味之。
磅礴之势中窥见精工细作,历史遗存中觅得活态文物,御窑金砖博物馆,值得一品。
参观须知
(1)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2)开放时间:每星期一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本馆遇有重大活动或重要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时,可根据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3)请勿携带危险品或易燃物入馆;
(4)展厅内禁止使用闪光灯、三脚架拍照、摄像,所拍摄的影像资料不可作为商业用途。新闻媒体等需要特殊许可的,请事先联系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办公室,电话为:0512-66182178;
(5)酗酒者、衣容不整者、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且无监护人陪伴者谢绝入馆。进入博物馆请维护安静、有序的参观环境。勿在展厅内饮食、吸烟、喧哗;请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6)咨询电话:0512-66182178。
(7)向未成年人团队提供免费讲解,请提前2天致电0512-66182178预约;
(8)提供残障人士推车租用(凭身份证、残疾人证租用);
(9)提供雨伞租用(凭有效证件租用);
(10)服务台备有急救医药箱,如有需要,可向工作人员咨询;
(11)提供问询与寄存服务。
到达方式
(1) 公交:市内公交5路、805路、825路、88路、夜4路陆慕桥西站下,向东步行200米即达;
(2) 自驾车:沪宁高速至苏州西出口下,沿阳澄湖西路向东行驶约5公里即达。
(来源:相城旅游;编辑/黄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