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围绕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瞄准中国制造2025,成功与清华大学共建智能装备科技园,在装备制造领域智能化、柔性化发展道路上掌握了主动权。清华大学缘何关注到一个县市区,是什么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答案就在邗江科技镇长团。
从行业领先到寻求领跑 校地合作稳步起航
邗江区民营经济发达,特别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拥有3家全国锻压机床行业前5强企业,锻压机床市场份额更是占全国30%以上。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机床,“制”而不“智”的问题较为突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尤政副校长作为一名扬州人,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尤其在他研究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与邗江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邗江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清华大学“走亲”时,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迫切希望与清华大学、与尤院士进一步加强合作联系,深层次帮助邗江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借助科技镇长团平台,尤政院士将他的得意门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李滨博士派到了邗江。清华与邗江的距离一下子拉得更近了,通过李滨博士的纽带作用,双方的合作进入了快车道。
从知名学府到基层一线 角色思维双重转变
快速融入地方、入角入位是挂职干部首要破解的难题。2012年8月,李滨博士作为江苏省第五批科技镇长团成员来到邗江挂职,任扬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邗江区科技局副局长。工作地点从高校实验室变成了园区地方,工作角色从教学科研人员转换成了挂职干部,新环境、新角色、新要求推动着李滨博士必须寻求新突破。在科技镇长团老团员的帮助和自己不断的探索下,李滨博士找到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深入企业实地调研,来弥补自身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的短板。李滨博士先后深入国家级扬州高新区以及省级维扬经济开发区、北山汽车产业园、扬州环保静脉产业园等重点园区,走访企业100多家次,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精准掌握企业人才技术需求以及转型难题。主动拜访区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等职能部门,详细了解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重点以及产业转型痛点。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和发展建议,其中着力在邗江建设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科技园的规划设计,得到了学校和地方的认可采纳。
从全心投入到持续服务 精心培育开花结果
清华大学扬州智能装备科技园从规划蓝图到落地建设再成长壮大,需要校地双方共同推进、精心培育,也更加需要李滨博士发挥科技镇长团挂职优势,穿针引线、协调落实。挂职第二年,李滨博士充分用好师生情、家乡情等感情牌,多次向尤院士及校、院领导专题汇报智能装备科技园筹建工作。此外,他还广泛与清华大学机械系、精密仪器系、材料系、电子系等相关专业的系主任、专家教授沟通,邀请他们到邗江实地考察调研,提出专业化意见建议,最终得到了派出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4年5月26日,在李滨博士的全力推动下,清华大学扬州智能装备科技园成功落户扬州高新区。科技园由邗江区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合作共建,首期开发150亩,远期规划1000亩。开园当天即有清华智能立体仓库、健康监护系统及服务等8个优质项目落户园区。2015年8月,李滨博士挂职期满,但科技园的建设步伐并未停歇,清华大学根据发展需要,决定仍由李滨博士具体负责项目推进落实,确保科技园茁壮成长、发展壮大。在他倾心服务下,目前科技园成功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尤政院士工作站,成立了长晟创业投资基金,37家高成长、科技型企业落户园区,累计申报专利238件,其中发明专利64件,授权专利196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推动与邗江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36项。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尧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