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点线面”相结合 推动产学研合作全覆盖

2018年08月27日 13:11:1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通海安,这个缺少大院大所的县级城市,每年与中科院系统以及各类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260项以上,企业支付高校经费达1.5亿元,成功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7年全市净增工业应税销售的47.5%来自近三年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这背后是一批又一批的科技镇长团“接力赛”,集中精力推动规模以上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让鹏飞、天楹、联发、铁锚等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上的“单打冠军”。

  以点突破 产学研合作在逆境中全面启动

  十年前,海安企业发展良莠不齐,不少企业产品毫无核心竞争力,就靠加工费来换取廉价的利润。海安科技镇长团团长吴麟麟带领团员首次调研企业时就吃了“闭门羹”。是在逆境中前行,还是让这些企业顺其自然?科技镇长团选择了前者,他们决定要做出样子给企业看。

  海安江海机床,主要经营普通的剪折机,产品附加值很低,加上锻压机械市场很不稳定,企业濒临倒闭。科技镇长团调研分析原因后,找到了大型锻压机械的优势高校——太原科技大学。依靠这所高校,先后引进12位专家、教授,共同与企业合作开发具有世界水准的剪板机,利润是以前剪折机的几十倍。目前公司与太原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了黄庆学院士工作室,成功开发大型H型钢矫直机、大型圆盘剪、冶金等国内外技术领先的成套设备,2017年企业销售突破5亿元。

  以线带面 产学研合作往产业链深处挖掘

  围绕产业链建设创新链。第六批科技镇长团成员马雪荣借助互联网载体,开发网上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海安主导产业,设立企业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人才资源4个信息库,实现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资源同企业技术人才需求互联互通互享。第九批、第十批科技镇长团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张为峰筛选出26家企业作为培育重点对象,先后座谈交流6次,企业“军民融合+产学研”意识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017年新增军工资质企业12家,21家企业进入“军队采购网”、“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东部战区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南京采购站内部供应商平台。先后组织71批次近700名企业主要负责人走进上海交大等138所高校院所,实地参观50多个重点实验室。组织32所高校院所与海安市政府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每批科技镇长团成员都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推动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教授与海安企业——中国天楹集团进行合作,研发的大吨位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技术、飞灰资源化处理等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推动海安环保产业链迈上中高端水平。

  以面带全 产学研合作依靠平台开花结果

  在科技镇长团的推动下,上海交大产业研究院在海安成功建立,其中在职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有34人。产业研究院建立后不久,就与海安当地企业合作开发了中厚板自动焊接系统,目前已交付一期8个大型焊接工作站,成交额2000多万元。紧接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7家产业研究院纷纷落户海安,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16个细分产业,覆盖领域涵盖了95%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科技镇长团的协调推进,新增校企合作研发平台28家,其中6家企业建成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策应全市开展的“学子归巢”行动,科技镇长团成员利用自身资源,在鹏飞集团、联发集团等重点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先后组织3348人次来海就业实践,561人实现了在海安就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