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史上最严”游泳专项整治 “揪”出80余家问题游泳馆

2018年08月27日 07:13:29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发出61份整改通知书、行政处罚15家、立案调查6家……今年,苏州游泳执法查处力度空前。自6月6日以来,苏州市体育稽查支队再次启动了2018夏季游泳场所专项执法行动,“揪”出了不少问题场所,为苏州市民夏季游泳健身上了一把“安全锁”。

引力播

  市区备案游泳场所达184家

  提前半月启动专项执法行动

  如今,游泳成了不少市民的日常健身方式。据统计,目前市区经审批许可登记备案的游泳场所已达184家。随着游泳的常态化,游泳场馆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切实规范全市经营性游泳场所管理,维护市民参加游泳健身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苏州市体育稽查支队从6月6日起全面启动夏季游泳场所专项执法行动,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游泳场所许可经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场所泳客流量控制、游泳场所信息公示和安全警示等情况。

  前期,苏州市体育稽查支队向所有登记备案的游泳场所发放了《致游泳场所经营者告知书》和《苏州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宣传教育片》,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场馆安全意识,让他们及时自我对照整改。为了扩大检查的覆盖面,专门将今年的夏季执法专项行动时间提前了半个月。从6月6日开始,执法行动全面启动,重点抽检全市常年开放的游泳场所。7月开始,大量季节性开放的游泳场所陆续营业,再对这些场所和常年开放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6月底,苏州市体育稽查支队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了首批17家游泳场所的执法检查结果以及行政处罚情况。截至目前,向社会一共公示四批次执法结果,涉及场馆近70家。

  查处力度“史上最严”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不容乐观

  进入夏季后,游泳场所迎来客流高峰,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有的游泳场所无视法律法规聘用无证的大学生、临时工等从事游泳技能培训工作。苏州市体育稽查支队负责人介绍,检查中,工作人员针对这几年游泳场馆集中暴露、反应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执法检查,尤其是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过程中确实发现了较多游泳场所存在无(假)证上岗、游泳救生员不上岗、游泳救生员教员混岗等经营乱象,对此,我们都一一发出了整改通知。此外,检查中还发现游泳场所存在信息公示和安全警示设置不清的问题,特别是深浅水区的水深标识。”负责人表示,夏季,儿童游泳爱好者比较多,如果标识不清,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据悉,截至目前,体育部门共发出61份整改通知书,行政处罚15家,立案调查6家,另有2家正在立案手续办理中。“今年的查处力度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除了组织人员进行突击检查,我们对要求整改的游泳场所全部进行了突击复查,甚至进行三度检查。”负责人表示,我们这次就是要全面调查摸底,做到有整改必复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从源头上消除游泳场所内的安全隐患,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确保市民游泳安全。

引力播

  计划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设立违法违规“黑名单”

  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中,游泳被列为首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负责人透露,体育部门从去年就开始着手研究、探索游泳场所执法法制化工作,探索制定游泳场所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对信用等级低的场所实施重点监管,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

  往年,由于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对游泳场所的检查覆盖面不高。今年起,原市级有关体育行政审批权限逐步下放到各区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各个区承接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审批的权力。据了解,目前吴中、相城、高新区的执法监督部门已逐渐完善,形成了有效的两级监管模式,加大了监管面。负责人透露,今年,对于游泳场所的检查覆盖面已接近70%,“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体育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我们计划出台苏州的一个信用等级分类黑名单,以此对一些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从业人员形成威慑,规范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体育市场环境。”

(来源:引力播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