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爱情故事:飞行员与药厂姑娘一见钟情 四十年相伴温情又甜蜜

2018年08月13日 10:01:19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红裙子是他们爱的信物

  扬州市民王斌和张燕的爱情故事,平淡无奇却又处处流淌真情。当年,身为战斗机飞行员的王斌,一次相亲中认识了年轻漂亮的制药厂姑娘张燕,两人一见钟情,一条真丝材质的大红色连衣裙,成为王斌送给张燕的爱情信物。熟悉后,张燕才吐露,原来王斌就是自己学生时代仰慕的“英雄”。

  两人相亲一见钟情

  两个月工资买条红裙子

  1984年,有一部风靡全国的热映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一时间,大街小巷都飘起了红裙子,也正是在这一年,王斌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

  那年,王斌在家人的安排下去相亲,对方是一位在扬州制药厂工作的年轻姑娘张燕,第一次见面,王斌被张燕的温柔娴静深深打动,“她有一双会笑的眼睛,笑起来甜甜的,皮肤白皙透亮,长得很好看。”两人一见钟情,双方都很满意,两个年轻人心底就此埋下了爱的种子。

  见面没多久,王斌就回到了部队,两个人从此就靠鸿雁传书表达彼此的爱慕。“那时候,部队有个邮递员天天来送报纸,每次看到他来送报纸,都要盯着看有没有我的信。”相思是煎熬的,相思又是甜蜜的,两个沉浸在爱河的年轻人身处异地,却心往一处。

  就在这年的夏天,王斌受部队安排去成都疗养,王斌看到大街上的女孩们流行穿红裙子,“我去了当地最大的一个服装卖场,给张燕挑选了一条红裙子。”王斌说,那是一条质地优良的大红色真丝连衣裙,当时花了一百多元,是王斌足足两个月的工资。买到红裙子后,他立即寄给了远在扬州的张燕。

  一条红色连衣裙,就这样成为了两个年轻人爱的信物。收到红裙子后,张燕非常兴奋,穿上身非常合身,像是量体裁衣似的,汹涌而至的爱意如红色火焰般熊熊燃烧,两个年轻人的心贴得更紧了。

  熟悉后吐露秘密

  学生时代就已仰慕他了

  早在这次相亲前,张燕就认识王斌了,不过,那时候王斌还不认识她。

  原来,1979年初,空军招飞部门来到王斌所在的扬州中学选拔飞行学员,血气方刚的学生们踊跃报名,接受祖国的挑选。最后,综合素质优越的王斌幸运地被选中,成为一名光荣的战斗机飞行员。

  在那个年代,年轻帅气的飞行员是每个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学校出了个飞行员的事很快传开了,比王斌低一届的张燕也知道。“你当时可是学校的名人,很多女生都知道你,我就是那时候认识你的,不过你不知道罢了。”在和王斌熟悉后,张燕向他吐露了这个“秘密”。

  写13页情书倾诉相思

  前往山西支持丈夫的事业

  1985年,王斌随部队奔赴广西,两个人的爱情愈发醇厚,信件往来也越加频繁,“我最多一次写过13页纸,那时候感觉有写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在信里,两个年轻人谈人生、谈理想、谈爱情,既倾诉相思之苦,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86年,王斌和张燕结束了两年的爱情长跑,终于修成正果。婚后的日子是甜蜜的,婚后的相聚又是短暂的,王斌被调到山西的航空兵某部服役。身为飞行员的他,有着繁重的训练任务和工作,尽管如此,王斌依旧和张燕保持着每周一封的通信频率。和婚前滚烫的情话不同的是,通信内容更多的如涓涓细流般的日常生活,平淡却不失温情的家庭琐事。

  儿子出生后,张燕更加思念起远在山西的丈夫。1990年,张燕做出了一个决定,毅然放弃扬州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来到王斌所在的山西某部队过起了随军生活,照顾丈夫的起居和日常生活。

  王斌说,那时候,部队的条件很艰苦,气候也不像扬州舒适宜人,南方姑娘突然到北方生活,不适应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张燕慢慢适应了,与其他军嫂们一起默默扶持丈夫的事业,闲时还在部队的闲地垦荒种菜,种新鲜的蔬果改善伙食。

  生活平淡却不失温情

  红裙子是两人的甜蜜回忆

  2000年,王斌转业回到扬州,两口子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在这里,王斌投身新的岗位,开始了在另一番领域的耘耕,吃苦耐劳的张燕依旧默默做好丈夫的贤内助,操持家务,侍奉老人,还要忙于儿子的教育。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漂亮姑娘,转眼间已年过五旬了,皱纹也有了,身体也发福了。”王斌翻看一张张老照片说,她现在退休了,闲时喜欢打打小牌,跳跳广场舞,出远门旅游,他会把家里的事情做好了,让她出去放松放松。

  历经多次搬家,当年的红裙子早已找不到了,但那条红裙子却是两人心头永远的甜蜜回忆。如今的王斌家庭和美,两口子经常携手相伴在家门口的蜀冈体育公园散步休闲,尽享悠闲宜人的快乐时光。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