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如一日义务扫桥,这个淮安老人的故事被写进小学课本!

2018年08月12日 11:09:01 | 来源:无线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04年,为缓解淮安市长征小学周边交通压力,学校门口的运河上建成了一座“长征桥”。那时,老党员张崇善刚好退休,他每天都到桥上散步、锻炼身体。然而没过多久,长征桥变脏了,有路人随意丢弃的垃圾,还有小狗的粪便……

  张崇善14年如一日,义务清扫“长征桥”,他用一把扫帚、一个簸箕,诠释了一份责任、一份坚守,用自己的一颗心,温暖了淮安一座城。

  一把扫帚一个簸箕 七旬老人义务扫桥14年

  天刚蒙蒙亮,74岁的老人张崇善就起床了,洗漱完毕,拿起扫把和簸箕,朝家门口的“长征桥”走去。张崇善年岁虽高,但身体硬朗,手脚麻利。趁着太阳出来前还算凉爽,老人甩开膀子开始扫桥。

  从桥南到桥北,全长67米,有1060块大理石,184级台阶,老人一步步往前推进,忙乎了一个多小时才打扫完。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桥面上,白色的大理石熠熠生辉,老人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看着干净的桥面,欣慰地笑了。清扫“长征桥”是张崇善每天早晨必做的“功课”,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

  张崇善和“长征桥”结缘,要从2004年“长征桥”建成说起,那时,张崇善经常到桥上锻炼,可没过多久他发现,来来往往的人有时会在桥上乱扔垃圾,还会有宠物的粪便遗留在上面。因为桥面没有划分环卫片区,便成了无人管地带。了解到这些情况,爱在大桥上转悠的张崇善坐不住了,他决定义务清扫“长征桥”。

  这14年,张崇善扫坏了几十把扫帚,用坏了5把簸箕,他说,自己是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能发挥余热,保证“长征桥”干净整洁,心里很开心。

  本是一桩好事 却有不少“好事者”闻风而来

  “这老头子多管闲事,无非就是想出名!”不少在桥上乱扔垃圾,被张崇善劝阻过的人对他冷嘲热讽;“这年头不给钱哪个扫啊,肯定是学校给钱的。”一些无事生非的人跑到学校打听张崇善的“工资待遇”;“这么大年纪,没事找事,也不知道图什么?”甚至有人去张崇善退休前的单位反映,说他哗众取宠,影响单位声誉……

  家里人见不得老人受委屈,劝他“罢工”,还偷偷将他的工具藏起来,不允许老人继续扫桥。张老难过了一阵子,可一个星期下来,桥面变脏了,他的心里越发地纠结和不安。“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做好事不在乎,随他们怎么说,我还坚持自己的初心。”张崇善决定用坚持堵住流言蜚语,用实际行动化解误会。

  好几次,有几个人喝醉酒,跑到桥上大喊大叫发泄情绪,呕吐物满地都是,甚至还将酒瓶摔在桥上。周围的居民见了都躲得远远的,张崇善看到这一情景,从不上前指责,他从家里拿来水,一面给醉汉们喝,一面耐心地清理污秽物。

  老人笑着说:“这么多年坚持扫桥,我也有所‘图’,我就希望每天听学校的孩子们喊一声‘爹爹好’,那动听的声音,能让我心情美上一整天。”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长征”的故事还在续写

  一日,张崇善正在扫桥,上学的孩子们将他围成一圈,孩子们告诉他:“爹爹!我们上课的书上就有你。”起初,张崇善不相信,孩子们拿来书本,声情并茂地朗读着一篇《扫桥老人》的课文。那天,张崇善开心了一整天。

  老人日复一日的坚持,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一年下大雪,老人仍是不管不顾,拿着铲子就冲出了家门,快放学了,校方看到老人在雪地里独自奋战,颇为感动,就发动师生和老人一起清理桥面。后来,在作文《我最感动的一件事》里,很多孩子回忆起了当时的场面。

  北门社区党委副书记徐莹在评价张崇善这些年的付出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徐莹说:“老人的‘长征’故事也有了续集,从以前的一个人,变成了现在的一群人。有时候,学校的孩子们看到桥上脏了,也会主动将垃圾捡起,遇到不文明现象,孩子们还会主动上前制止。”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老每天的任务越来越轻。“近几年,扫一圈也不会有太多垃圾,主要是一些浮灰罢了。”张崇善说,“大伙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用不了几年,说不定真的要‘下岗’啦。城市越来越美好,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来源:无线淮安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