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盐城盲人蔡竹清每周三次进城求医,得到社会关爱的故事,经各家媒体的广泛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当地各相关部门正积极行动,集聚多方力量助残帮困。盐城这座好人之城,汇聚了满满的正能量。
在蔡竹清就医的路上,公交车司机、保安、医护人员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看到媒体报道蔡竹清的故事,这些参与者表示,像这样举手之劳的小事,在日常工作中很普通。
盐城公交车驾驶员潘亚东告诉记者:“帮助残疾人本身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任何一个公交驾驶员都会这么做,看见不方便的乘客我们都会帮他们一把,很平常的,能够看到社会有这么大的关注我很高兴,以后我也会一直这样做,把正能量传递下去。”
蔡竹清的求医故事打动了许多人,参与者和受助者都是普通人。正是这种普通人之间的真诚情感,尤其可贵和难得。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周丽娜介绍:“蔡竹清是我们这一个长期的透析病人,前两天有了不少市民、保安帮助他的报道,我们这里有很多像这样行动不便、需要帮助的患者,我们也有很多患者的家属都是热心人,会帮他们一把,到了我们治疗的地方,总是我们医护人员对这些需要帮助的患者,总是能多一些关心、多一点帮助,让他们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就像说的‘一人难挑千斤担,万人能抬万座山’。”
哪里有榜样,哪里就有文明新气象。盲人蔡竹清进城血透,得到社会关爱的事迹报道后,不少盐城市民为之感动,纷纷表示要像帮助过蔡竹清的好心人学习,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加大对身边弱势群体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盐城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盐城人民的素质都是蛮高的,从这些小事情可以看出,每个人从工作或者生活各个方面可以更大的给予别人宽容或者这种善心,从小事做起吧,我觉得就是善待他人。”
盐城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张爱民表示:“他的故事体现了盐城市民大家庭的温暖,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对于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我们全社会更应该倾注很多的关爱、法律援助、医疗保障、社会兜底,因为我们这座城市让人觉得很温暖。”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