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见证改革开放】400多本日记见证社会发展变化

2018年08月10日 16:22:55 | 来源:江苏档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5年手写日记400多本

  成为反映社会变迁的“活档案”

  “1984年1月7日,送年礼给亲家,为女儿过生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举国上下欢庆澳门回归”……家住泰州市高港区、今年82岁的江俊生老人是口岸量刃具厂退休工人,1984年起每天坚持写日记,到2018年35年来从不间断,及时记录了时代变迁中的一些国家大事、地方要事、家庭小事,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发展的巨大变化和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2018年6月27日,江俊生向高港区档案馆捐赠了1984年至2017年的手写日记400多本。高港区档案馆向江俊生颁发了捐赠证书。他边接受证书边笑着说:“我要给后人留下一段历史,写到不能拿笔为止。”

  谨遵父亲遗言

  周记变日记

  江俊生说,记日记始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在单位跑供销,怕误事,就事先将一些事情提前记下来,当时每星期记一次,严格意义上讲是“周记”。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临终前劝他把周记改成日记。于是,他从1984年起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不管每天忙得再晚,也要把日记补上;即使出远门了,也要把日记本带在身上。2000年7月4日,他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住院一个月,当时老伴把日记藏起来了,不让他写,他当时就和家人红了脸:“不让我写,我就不治疗,现在就回家”。家人只好将日记本还给了他。

  传承关心时事好家风

  35年来坚持不懈

  据江俊生讲述:父亲生前就一直关心时事,有写随笔的习惯,在父亲的指引和教诲下,坚定了自己天天写日记的信念。就这样,35年来,江俊生凭着一股“痴”劲,日记一天也不间断,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家长里短,内容包罗万象,写就了12400多篇,约170多万字的日记。有时,邻居或亲戚有什么过去的事想不起来了,还来请他翻翻日记,他的日记成了家庭生活的“活字典”。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