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的南京 地铁里最后的守夜人

2018年07月31日 17:00: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毕业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佟佩,是南京地铁的轨道维修人员。每天地铁停运,城市沉睡时,他和同事们都要为地铁的平安运转彻夜忙碌。职业教育为南京地铁培养了一批技能过硬的技术骨干,他们是南京人民的“守夜人”。

  时间:2018年7月26日20:30   南京地铁四号线岗子村站。

  南京地铁四号线轨道正一班组轨道巡检组长佟佩正在组织今晚的班前会,布置下轨作业的人员安排。

  11点30左右,当4号线上的车辆陆续返回基地,佟佩和同事们各自带着几十斤重的工具,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前往云南路站。

  下轨前,所有工具一字排开,反复清点检查确认,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南京地铁四号线轨道正一班组轨道巡检组长佟佩:“我们纸上有记录,实物有对照,保证我们带下去的东西跟我们作业结束带上来的东西,能够做到一个呼应,另外也能保证我们作业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工具或材料丢在轨行区,影响第二天车辆的正常行驶。”

  时间:2018年7月27日0:30,南京地铁四号线云南路站。

  走进光线微弱的地铁隧道,展现在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水泥钢筋的混合透着浓浓的工业风。为了保证凌晨3点半第一列巡道车的正常运行,轨检人员要在短短3个小时内完成故障的排查和检修。大伙徒步10分钟,来到一处病害点。

  南京地铁四号线轨道正一班组轨道巡检员鹿成龙:“一般超过4毫米就要整改了,能感觉到有些颠簸了,这个超过5毫米。现在这边钢轨是瘪下去的,现在把它提起来,垫个垫皮,让它和前后一样顺平。”

  用起道机抬起钢轨,胶垫垫高,扣件复位,一系列精准而熟练的操作,只用了30分钟左右,像类似病害,轨检人员一晚可以完成3-4个。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安排专人人工巡道,佟佩的班组负责四号线龙江到汇通路区间,上下行含辅助线全场22.46公里,按规定,人工巡道72小时对全线巡查一遍。

  时间:2018年7月27日1点,云南路至鼓楼上行区间隧道内。

  背着十五公斤的包,里面装着两个扳手,一个老虎钳,还有一些备用的螺栓,每晚要走近8公里,速度控制在每小时3公里以内。别小瞧这敲敲打打的动作,有经验的轨检员通过声音就能判断出螺丝是否松动,并对其及时处理。南京地铁四号线轨道正一班组轨道巡检组长佟佩:“道岔里的各种零件非常多,特别像一些间隔铁,护轨螺栓,护轨插片,容易在列车震动的时候,有松动或者弹出,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检查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另外道岔的岔心也是非常薄弱的。每次巡检的时候要着重检查,因为它会经过车轮的撞击产生掉块。掉块达到一定大小、深度的话,我们要进行一个及时更换。”

  时间:2018年7月27日3:30,结束轨行区工作,返回车站办公室等到早上8点半早高峰结束。

  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佟佩在这个岗位上干了5年了,从最初的一名初级工,经过日积月累地不断苦练,终于在今年考取了轨道专业高级工。“在这个职业上做了这么长时间,干一行爱一行,自己能够独立处理一些问题,能够保证列车准时准点把乘客送往各个站点,心里还是有些满足的。”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黄迪 王建安 编辑/文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