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澄泥石刻唯一的省级传承人,蔡金兴在技艺传承方面成果显著。古代澄泥石刻的核心技艺是苏作砚雕,蔡金兴进行了深入研究,发扬了苏作砚雕简约、精细、典雅的艺术风格,“苏州砚雕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苏艺天工——蔡金兴砚雕暨澄泥石刻展”等课题被列入姑苏宣传文化重点项目、苏州非遗扶持项目等。
2016年11月22日,苏州博物馆举办“苏艺天工——蔡金兴砚雕暨澄泥石刻展”。这是澄泥石刻首次走进博物馆进行专题展览,对传播澄泥石刻技艺起到了关键作用。展览精选了蔡金兴多年来的苏作砚雕和澄泥石刻作品50余件(组),展品皆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兼具传承与创新。
蔡金兴对苏作古砚刀法、造型、意韵有深入研究,制作的砚台简约古雅,造型优美,传承了苏州砚雕的核心技艺,并在熟练掌握传统苏作砚雕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进行款式创新,创作的砚台既有精美细致的雕工,又流淌着苏作砚雕优雅古朴的气息。他的苏作砚雕作品《太史砚》,被苏州博物馆收藏。
其中,《江南编织》系列是极具传承意义和创新意义的一组作品。蔡金兴从清初苏州制砚大家顾二娘的“笸箩砚”中汲取灵感,创新开发了竹编、藤编、草编等多种题材的“江南编织”系列作品,这既是对古代苏州制砚名匠的致敬,也是对传统苏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这组作品已经突破了砚台的范畴,衍生出笔筒、水洗、水盂、纸镇、石壶、砚滴等文房器物,成为苏州的一款经典作品。
《江南编织》曾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子冈杯玉石雕大赛金奖、江苏省艺博杯金奖,系列的多件作品被苏州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蔡金兴还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非遗展示活动,在当地多次走进学校,为孩子讲解澄泥石刻知识。他将精力投入到苏作砚雕的恢复和创作中,带动了藏书砚雕市场的回暖。蔡金兴从事雕刻50多年,这期间他直接传授技艺的学徒就达三十多人,而且学生大多技艺不错,一技在身,收入大增。这些学徒中,有人获评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多人获工艺美术师职称。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蔡金兴带动下,儿子蔡春生长年以来进行澄泥石刻研究,并成为研究权威。2015年,蔡春生受邀参加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砚学与砚艺学术研讨会》(迄今国内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一次砚台学术研讨会),发表《总把雘村当澄泥——苏州雘村砚历史地位的再认识》,将澄泥石刻的真相首次以论文的形式清晰阐述,引发砚界强烈反响,上海博物馆特地将馆藏多方“澄泥砚”更名为㠛村砚。在他的正本清源之下,澄泥石刻(㠛村砚)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巨大契机。蔡春生通过各类媒体发表上百篇澄泥石刻的宣传报道,将澄泥石刻推广到全国各地,推动了产业发展。
蔡金兴慧石居所开办的《一亩砚田》微信号,成为砚台领域最专业、阅读量最高的公众号之一,并为苏州砚雕、为藏书澄泥石刻摇旗呐喊,在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间接带动了从业者致富。
人物简介:
蔡金兴,1954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澄泥石刻),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吴中区重点文化人才、吴中文艺名家,东吴杰出匠师。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
(来源:引力播 编辑: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