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和朋友开了一年的电子商务公司后,觉得利润太少,竟动起了歪脑筋,招了一批人,通过交友软件,专门寻找单身且有经济基础的女性,诱导她们在陈某提前设置好的虚假证券平台上“投资”。半年多来,近50名受害者被骗金额高达200余万元,其中不乏高收入女白领。
今年4月,市民夏女士通过“探探”交友软件认识了一个网名叫“叶晨”的男子,对方自称30多岁,未婚,在上海开公司。双方很快便交换了联系方式,聊了一段时间后,叶晨向夏女士透露,自己在做一项理财投资,收益颇丰。之后,叶晨经常向夏女士介绍该证券类投资平台的理财产品,劝她试试,并承诺会帮她操作。心动的夏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2万余元。没多久,她的账户上就显示赚了1万元。基于对叶晨的信任,夏女士追投3万余元。但很快发现,她的此次投资遭遇亏损,几乎赔光。询问叶晨,对方一方面说最近证券行情不好,另一方面却又诱惑说“是投资的好机会”,让夏女士继续投资,后面肯定赚钱。夏女士轻信了叶晨的花言巧语,再次投入2万余元。没过多久,这笔钱也亏光了。当她再找叶晨讨说法时,叶晨开始爱理不理。意识到被骗的夏女士当即报警。
原来,夏女士遇上的是一个以陈某为首的诈骗团伙。
陈某交代,他和好友叶某、李某、徐某于2016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一开始做正规的微盘业务,但不能完全操控系统,运营一年下来没赚到钱。于是,陈某在网上买了一个能完全由自己操控的假证券投资平台,和叶某、李某、徐某商量后台操控数据,直接控制基金涨跌。4人一拍即合,立马着手公司“业务转型”。陈某通过网络招聘了一批业务员,将他们统一包装成“富二代”。随后,将公司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长负责培训新招的业务员,模式基本就是业务员通过微信摇一摇、“探探”定位寻找周边的人,女性为佳,欺骗、诱导受害人在他们提前设置好的虚假投资平台上“投资”。
该虚假交易平台单从页面看,平台上有欧元、澳元、伦敦金等产品,涨跌数据是后台根据国家正规的交易平台数据更新的,一般人很难看出平台有问题。一旦有受害人注册平台“投资”,陈某就会通过后台修改平台数据,虚构投资人的盈亏。往往是先让受害人小赚一笔,之后再连续亏损,套取受害人资金。警方侦查发现,受害人大多数为女性,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和职场精英。
至案发前,该团伙已被查明的诈骗数额有200余万元。日前,常州经开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13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常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