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学霸”工地收北大通知书诠释奋斗可贵

2018年07月27日 14:13: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江风

  快递车远远驶来的时候,崔庆涛正在工地帮爸爸拌砂浆。看到快递员递过来的红色信封,他弯下腰,在水桶里仔细地洗了手,在沾了土的衣服上蹭了几下,略显局促地接过快递员递过来的一个红色信封,那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726日《中国青年报》)

  一头是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一头是湖光塔影、燕园晴好的北京大学,两个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地方,却因为奋斗的力量而紧紧地被一纸通知书而连接了起来。这两头的距离,也从天堑变通途。相信,每一个人都深知从工地上走出去的北大生意味着什么,也一定能从中读懂什么叫中国式的奋斗精神。

  别说什么“佛系青年”式心灵鸡汤,也别说什么阶层固化的懒惰借口,在我们身边,改变命运的方法最直接、最有效、最让人敬佩的依旧是奋斗。庆涛,是一个生在贫困家庭,长在穷困家庭的孩子。父亲拿着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却认不得上面的字,而需要人代劳念出来。毫无疑问,崔庆涛没有什么所谓的起跑线,他的童年或许并没有上过什么像样的兴趣课,早早地懂得父母的辛苦,让他在学习之余,抽出时间来帮助父母打工。我们相信,他一定会更加努力,以学有所成回报每一个曾经支持过他的人,以学有所成回报这个社会给予他的一个宝贵的机遇,以学有所成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事业中来。

  事实上,在新时代,每一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只要不是懈怠者、犹疑者、彷徨者、牢骚者,走向成功的大门就永远向你敞开着,从草根逆袭的故事中,我们更应该汲取一种奋斗的力量,我们相信,奋斗最公平,奋斗最有力,奋斗最精神,奋斗最可贵,每一个奋斗的人,都会拼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在工地上打工的崔庆涛,在学校里读书的崔庆涛,在云南贫困家庭的崔庆涛,在北京大学校园的崔庆涛,他们既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人。对于奋斗者而言,舞台的变换,不会改变他们奋斗的成色,读书时,便刻苦努力,打工时,便卖力拼命,没什么不一样,都是一样的付出,都是一样的拼搏,都是一样的出彩。一身泥泞的崔庆涛,一身漂亮衬衫的崔庆涛,在裹装之下,都是一颗饱含奋斗之火的力量,在激励他更加努力,更加拼搏。

  奋斗最可贵,从保尔柯察金的名言里, 我们深知,对于青年人而言,青春只有一次,是选择碌碌无为,还是选择拼搏奋斗是一个重要的抉择。青春对于每一个人的长度都是相同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增加青春的厚度,奋斗者的青春最美丽,让自己最健壮的身体去承载最美丽的梦想,用奋斗去追求自己最远大的理想。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为奋斗的你鼓掌,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