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南京市沈举人巷的"张治中公馆",日前突然被曝出在房产中介挂牌出售,标价为人民币2.3亿元。很多人因此提出质疑,文保单位怎么能上市交易呢?房子产权到底属于谁?
地处南京市中心,沈举人巷闹中取静。在沈举人巷和慈悲社交叉口便是"张治中公馆",由青砖围墙围起,门口嵌着一块"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石碑。碑文显示,该建筑建于1934年,由童隽设计,砖木结构,西式风格,曾为张治中公馆所在地。而当记者走进院落,发现保安室处悬挂了两块牌子,一是江苏收藏家协会活动中心,二是江苏收藏家协会翡翠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这栋房子现在是他们的办公场所,外人不能进入。
经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挂牌出售"张治中公馆"的房产中介。挂牌信息显示,房子为南北两栋三层阁式民国建筑。产权面积是1100平方米,院落占地面积1400多平方米,目前房屋没有贷款,也没有抵押,使用状态为出租。中介方面表示,这处房子售价不菲,近期还涨价了。“这栋房子首次登记是2017年9月7日在我们这边挂牌登记,当时挂牌价格1.8个亿,然后最近吧,大概一周之前,然后把价格调整,调整到2.3个亿”。
房产中介表示,根据他们前期调查,2003年,张治中先生后人将这处房产出售。后几经易手,现产权人于2005年以1050万元购得此房。当时,"张治中公馆"还只是一所民国优秀近代建筑,不属于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该建筑被列入"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那么,既然已经被评为市级文保单位,现在将其出售合法吗?
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工作人员说:“《文物法》上规定,私有产权的文保单位,除了不可以卖给外国人以外,都可以买卖。和普通房子买卖在流程的区别就是,房产部门是一个审核部门,审核完之后,以前有没有国有资金帮助过它的,必须维修的国家资金,然后销售的时候,他们是要把它扣除,返还给国家。”
因为"张治中公馆"是拆后重建的,前期是否有国有资金参与修缮,文保部门没有透露。不过,这位工作人员也强调,虽然产权可以自由买卖,但是买受人拿到房子之后,依然必须依法保护房屋结构安全,装修、修缮也要遵循相关规定。
虽然有诸多限制条件,但是房产中介表示,南京类似的民国别墅成交也不少,包括北京西路、总统府附近都有成交案例。不过记者注意到,早在2009年5月,"张治中公馆"就已经开始对外挂牌出售,当时是两栋楼房单独出售,总价6400万元,不过这个销售信息挂了3年,并没有交易记录,后被租给了一家叫做"南京卓立房产置业公司"的房地产公司做售楼处,大门长期紧锁。而到去年3月,房子挂牌价飙升到1.5亿元,而且要求看房者提供5000万元的存款证明。这一次,挂牌价再度飙升到2.3亿元,对看房人还遮遮掩掩,这不免让人怀疑,房主真想卖房吗?
中介说:“因为这个房子民国别墅的话属于永久产权,首付最低要四成。因为这种房子成交周期本身就很长,我相信也不是他(房主)急着用钱,如果是急着用钱的话,也不会挂这个价格。毕竟2.3个亿,这个客户群还是很少的。”
南京资深房产专家 尹霄飞则表示:“其实南京主城区的别墅,就按照现在8到10万最高的价格的话,我觉得还是高了2.5倍吧,你应该也不会超过1个亿,这个价格肯定是其他一些就是我所说的名人或者民国的附加值,把它给抬上去了”
事实上,2007年,房主在修缮过程中曾突破文物局审批范围,违规拆改,并挖了400平方米的地下室,经处罚后在原地恢复重建。这也就意味着,尽管还贴着文保单位的标签,这处房子几乎已经是复制品了,所谓民国名人住所的附加值到底还有多大,很难精准估算。此外,作为文保单位,购买人还得考虑保护、修缮等持有成本,动辄花费巨大,叠加上天价买房成本,又有多少人会不惜代价来买这样一套近乎复制版的民国建筑呢?所以,"张治中公馆"虽然一直在挂牌出售,但始终难以成交。这次挂牌价格再度暴涨,有人理解为炒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钱进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