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度天,这群大学生行走在帮助残疾人的路上……

2018年07月25日 15:30:5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希望能够经常性的免费发放轮椅,轮椅对我们残疾人来说是必需的出行工具,损耗率很高。”

  “希望有更多专业人员的帮助,指导我们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和锻炼。”

  听到残疾人家庭反映的问题,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们认真的记录下来,并进行问卷调研,对接相应部门进行反馈。

  近日,南财大的学生在栖霞区残联的支持下,来到龙潭街道上首村和营防村、马群街道芝嘉花园社区和百水芊城社区等基层社区,进入到残疾人的家中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残疾人精准服务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参加此次调研的南京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们,跟随社区联络员走进残疾人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素养,“同理”地与每位残疾人和家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对象中包括肢体残疾、听力障碍、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人等。学生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残疾人不仅存在生理困难,更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的老人没有子女赡养,有的人因残疾而离异。他们在身体康复治疗外,还需要从教育、就业、心理等方面进行康复和服务。

  社工1701班的刘嘉欣,是这次调研的主力队员,“通过调研,我们团队希望能够很好地了解残疾人服务的需求,争取为他们提供更精准的服务,真正改善他们的状态。”据她介绍,团队计划走访一百余户残疾家庭,深入了解残疾人的真实需求和基本需要,为残疾人提供更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

  法学院社工系主任许芸副教授是调研项目的指导老师,她表示,“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能够很好的践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并将之传递给更多人。”她认为,“深入基层,与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建立更深厚的关系,更加真实的了解其真正需求,使社会资源供给与残疾人需求得到充分的契合,能够更好的帮助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自身走出困境,迎接美好的生活。”

  调研小组还参与了栖霞区残联组织的焦点小组座谈会。会上就残疾人就业供需信息不对称、提供服务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接下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残联调研小组将会继续深入基层开展行动,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糜梦逸 通讯员/王丽君 刘嘉欣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