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2月20日第一辆“共享单车”进入无锡市后,锡城“共享单车”发展迅猛。
据统计,最高峰时,无锡市共享单车企业有17家,车辆总数近63万辆,其中共享电动自行车近1.4万辆。
共享单车在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问题也随之而来,企业无序竞争、车辆乱停乱放、押金无法清退、骑行安全......
那么该如何规范共享单车呢?
今天举行的2018年度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实施意见》,带来了满满干货。
“建立停放负面清单”
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科学编制共享单车运力监测评估报告,明确共享单车实施总量控制,编制自行车停放区域设置技术导则,建立停放负面清单。
“鼓励企业建电子围栏加强管理”
落实共享单车企业停放管理的主体责任,按照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制度,加强对本单位投放车辆的停放秩序管理,鼓励企业建电子围栏加强管理。
“每万辆共享单车配备服务人员原则上不低于50名”
从经营企业、车辆标准和经营行为三个方面对企业规范运营提出要求,主要包括:
经营企业应设置专门机构,有固定办公场所;
每万辆共享单车配备服务人员原则上不低于50名,并按照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报送相关材料;
车辆标准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并主动注册登记等。
“建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
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共享单车企业应建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与银行签订交易资金使用及偿付专项账户托管协议,鼓励推行免押金方式。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运营企业采集信息不得侵害用户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超越提供共享单车服务所必需的范围,发生重大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加强信用服务评价”
开展共享单车企业经营服务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与企业运力规模等挂钩。同时,加快共享单车服务领域信用建设,加强对企业和用户失信行为的约束。
“加强监督执法管理”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对乱停乱放问题严重、线下运营服务不力等现象,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相关部门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此外,还明确共享单车的定位,共享单车是分时租赁营运非机动车,是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交通服务方式,并提出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
用户文明骑行,企业担起社会责任,职能部门加强监管,无锡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小伙伴,你们怎么看?
(来源:无锡博报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