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小的手环,成为一键启动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的“金钥匙”。7月18日早上,市民汪老伯突发急性脑卒中,苏州急救中心的“智慧急救系统电子手环”为他开启了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跑赢了死神。记者了解到,这是苏州市急救中心第一次通过“智慧急救系统电子手环”在患者入院前就启动了卒中救治绿色通道,院前院内救治全程实现了无缝对接。
昨天早上,家住西园路的汪老伯洗漱时突然晕倒、意识模糊,他的家人立即拨打了120求救。7点15点,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7点16分,急救车已从离他最近的市立医院北区急救站驶出。7点26分,急救车赶到汪老伯家中,医生现场判断汪老伯为急性脑卒中,立即给汪老伯戴上一只电子手环,将电子手环的特定编码输入车载智慧急救系统,市立医院北区的院内卒中救治绿色通道便正式开启了。
在急救车急速驶向市立医院北区的途中,随车医生为汪老伯测量血糖、开展心电监护,汪老伯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等数据就实时传输到市立医院北区卒中中心,与此同时,车载音视频系统让随车医生和院内的专科医生“面对面”沟通病情,为汪老伯提前准备好了抢救预案。7点46分,急救车将汪老伯送至市立医院北区抢救室,7点55分,汪老伯已被送进CT室进行头部CT及血管造影检查,CT结果显示是超急性期脑梗死,在明确诊断和排除手术禁忌后,汪老伯被直接送入DSA导管室进行溶栓、取栓治疗,顺利完成血管疏通。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抢救争分夺秒,错过了溶栓取栓的最佳“时间窗”,患者就会面临脑神经损伤甚至死亡。市立医院北区急救站站长王龙告诉记者,在对汪老伯的抢救过程中,苏州打造的“智慧急救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手环自动为汪老伯开启了卒中救治绿色通道,院内专科医生在急救车回到医院前就做好了抢救准备,院前、院内救治实现了全程无缝对接,进一步缩短了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按照卒中救治的国际标准,从患者入院到送入导管室进行溶栓治疗的时间应小于60分钟。而在对汪老伯的救治中,从急救车赶到现场、到将汪老伯送进导管室开始溶栓手术,整个过程耗时还不到60分钟。7点26分、7点46分、7点55分,这一串精准的时间节点并非来自人工统计,而是汪老伯佩戴的手环一路自动“打卡”在智慧急救系统中留下的记录。“通过这些精准的记录,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抢救流程,让苏州的智慧急救系统进一步提速。”王龙说。
(来源:引力播 编辑/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