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号的一场暴雨让宿迁市的许多小区出现积水,不少供电设施被浸泡在水中,京杭花园小区的一位6岁男孩小明在玩耍时,就因为触碰到小区的路灯杆后被电伤。事后物业对小区内所有的路灯进行了排查,称没有发现路灯杆漏电。
那么,小明究竟是怎么受伤的呢?据小明的父母介绍,7月8号下午4点50分左右,小明和姐姐小欣在楼下玩耍,期间小明突然跑入积水中,抱住了路边的灯杆,然后意外就发生了。当时,小明的姐姐小欣也在现场,见到弟弟倒地不起,小欣很惊慌,本能地上前去施救。把弟弟拉起来后,小欣手上有一种麻麻的感觉。随后小明的妈妈赶到了现场,抱起小明就赶紧往外跑。这一幕被小区门口执勤的一位辅警看到了,在他的帮助下,小明被迅速送到医院抢救,幸好抢救及时,当天脱离了生命危险。
小区物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小明的父母就要求他们对小区的路灯进行排查,因为京杭花园小区物业属于社区托管,当时负责检修工作的是宿城区项里街道南关社区主任周国峰。他说,当时让电工拆开路灯底座,检查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后,就将电线接头重新用绝缘胶带包扎。而实际上因为牵扯到事故责任问题,他们当时并不想动这盏路灯,在小明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才打开了路灯底座。
从小区的监控来看,这个路灯灯柱是一个死角。因此他们并不能断定小明一定触碰到了路灯,所以想等权威部门来拆这个路灯柱,对事故原因进行鉴定。
记者了解到,京杭花园小区的路灯是在2015年宿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安装的,之后就委托给小区物业进行管理维护,每天下午五点半会定时送电。但是事发的一刻,小区路灯还没亮,周国峰认为,这种情况下如果路灯漏电,可能是平时没有送电时,路灯主电缆断开的是零线。只有这样,路灯下面的线路才有可能带电。
那么除此之外,小区的路灯还有没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漏电呢?记者找到宿迁市供电公司,对方并没有就此事进行回应。而江苏省力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在回看了小明触电的监控录像后,分析认为,南关社区负责人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即使路灯供电电缆平时不供电时,断的是火线,也有可能因为雨水浸泡而带电,这是路灯杆漏电的第二种可能性。
"路灯里面有火线有零线,而且它跟主控电电缆之间是有接线头的。如果说电缆的绝缘皮有破损,或有进水受潮情况,就会使金属灯杆之间残留电压,也就是我们说的漏电。这时如果有人手动触碰灯杆的话就会发生触电危险。"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状评中心状态检测室主任贾勇勇说,路灯灯杆都是接地的,而且现在的路灯一般有漏电保护装置,平时路灯柱不会带电,但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水都有导电性。如果带电的电缆被雨水浸泡后,和灯杆之间可能形成一个电流通道,人接触之后就有触电风险。
其实不光是路灯,景观灯、红绿灯、广告灯箱、电动门这些带有金属外壳的设备,雨天都有可能存在漏电风险。
这起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
小编在此也要提醒大家:下雨天记得远离那些可能存在漏电风险的地方。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千万不要徒手直接施救,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切断电源。如果电源较远,可以用一些绝缘的物件,让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在拨打120后,及时对触电者实施心肺复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关玮玮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