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非标三四轮车是不符合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拼装机动车,安全性、稳定性差,先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连日来,连云港市多部门在市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了非标三四轮车集中整治行动,打响了治理城市“流动牛皮癣”攻坚仗。
这两天,连云港市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整治非标三、四轮车的宣传标语。民警们纷纷走上了街头,通过现场教育、查处的方式来向市民宣传非标三四轮车的危害性。
非标三四轮车,无牌无证、无保险,事故逃逸率高、赔偿能力低,既给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伤害,也容易引发矛盾纠纷,不仅如此,交通违法现象也是随处可见。因此,听说这次多部门联合执法,很多市民都拍手称快:“我觉得非标三四轮车闯红灯问题,还有乱停乱放问题其实是非常不安全。所以,作为市民还是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连云港市区四季农贸市场的电动车销售区域,记者看到,原本摆满电动三轮车街道,现在冷清了不少。连云港市海州区市场监督局朐阳分局局长 金铜双:“之前,大市场一共有13家到14家电瓶车销售商户,通过我们前期的宣传摸底,有四家销售非标三四轮车的商家已经主动撤货,或者是闭门不营业了。”
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部分商家其实也并不清楚何为非标三四轮车,甚至连车辆正规的质检报告、购进合同都未向厂家索取。经过执法人员的宣传,才知道要向经销商和厂家索要工信部出具的合法销售目录。一旦全面禁止非标三四轮车上路后,商家或将面临客户退货、向厂家索赔无路的两难境地。某电动车销售商王先生:“老百姓如果都要退给我的话,我们退给谁,我们是退不回去的。当时厂家没跟我们说有什么目录,一直都在卖,多少年也没有人管,现在知道了,说是非标车。”
据了解,本月21号以后,对于还在销售非标车的商户,连云港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会和公安、城管开展联合执法,按照《道路安全交通法》和《产品质量法》进行查处,并没收相关车辆。
说到底还是市场准入出了问题,这也暴露出“非标车”存在着上游放水、下游截流的管理现状。清理市场上的非标电动车、规范厂家生产行为、加大对无牌车的执法力度,整个管理链条达到有机衔接,决心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同时具备,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非标车的管理难题。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王德俭 彭迪帆 连云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