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常常会有视线盲区,以至于很多车主无法做到真正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近日,苏州吴江一位年轻父亲在倒车时不慎将自己蹲在地上玩耍的幼子卷入车轮,所幸,发现轮下有异的父亲及时下车查看,在旁边市民的帮助下,将车辆抬起,把轮下的孩子救了出来。
接警后,松陵交警中队民警立即联系120赶往现场,男孩父亲神情恍惚,浑身发颤,几乎语不成声。男孩父亲说他将车倒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看到车辆前方有孩子,调整了方向之后,便开车了,等他感觉轮下不对下车查看时,已经看到冲过来的市民惊慌的叫喊声。
所幸,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之下,孩子转危为安,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警方提醒】
●开车注意这些盲区
车内盲区主要有四大视觉盲区以及一些人为盲区。
前盲区。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与车身、坐椅的高度、车头的长度、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区的距离,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件的。
后盲区。车辆后面的盲区俗称后盲区,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是指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前车的反光镜里观察不到后面来车,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后视镜盲区。车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
A柱盲区。就是前挡风玻璃两侧的A柱。在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宽的距离就把视线遮挡住,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柱子窄的话,则盲区就小。
人为盲区。除了车辆本身造成的视觉盲区外,还有一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视觉盲区,比如一些司机后挡风玻璃前,会贴有颜色较深的贴膜,或者驾驶员在后挡风玻璃上悬挂一些毛绒玩具等。
●怎么规避这些“视线盲区”导致的意外事故?
上车前绕车一圈观察。周边上车前,先绕车观察一圈。除了可以避免有小孩隐藏于车后之外,还可以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例如有人恶意报复给你遮挡车牌。
车子开动前多探头出窗观察。在车子开动前,不要只依赖后视镜来观察周边环境,尽量探头出去观察,这样能尽量减小盲区的范围。
借助一些车载电子功能。有一些车子自带的安全系统可以有助于规避各种盲区,车主也要充分利用起来。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李芙蓉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