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市民在下午出门用车时,发现自己的私家车坐垫被烧坏,仔细观察才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一瓶矿泉水。正值盛夏,高温猛如虎,还要熬夜守候着世界杯,困乏、酷热前后夹击。于是,开车成为市民出门防暑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如何在高温天气下更安全地用车,却是不少人忽视的问题。酷暑天,该如何安全用车?又有哪些东西不该放在车上呢?
一瓶矿泉水,差点烧了一辆车
日前,市民万先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了一个小视频,视频中,万先生的车内中控台后放着一瓶矿泉水,阳光打在矿泉水瓶身,在驾驶座椅上形成一个光点,没几秒钟这个光点上就冒出了白烟,将万先生驾驶座椅烧出了一个小洞。
“刚买了瓶水进车就闻到一股焦味,这才发现坐垫被烧了个洞,幸亏发现及时,否则车都可能被烧毁了。”万先生在小视频下留言。
与万先生相同遭遇的还有市民钱先生。钱先生说,因为经常在车上抽烟,前两天不小心将打火机放在副驾驶坐垫上,下午出门办事,将车停放在办公楼下一个多小时,可再上车时让他想象不到的是,放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打火机居然被炸得粉碎,而副驾驶坐垫也被炸出一个洞。想起当时的情景,钱先生到现在都心有余悸。“以后再也不能这么马大哈了,万一出个什么事,不是车毁就是人亡啊”。
市民普遍缺乏夏季用车安全知识
车上是否常备灭火器?是否有检查胎压、刹车的习惯?车上不该放置哪些物品?昨天,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私家车主缺乏夏季用车安全知识。“平时开车并不会注意这些问题,只是觉得车子能正常使用就行了,灭火器只有在年检的时候才会放在车上,车上的备胎也被我拿掉了,感觉这些平时都用不到,还增加车子重量增加油耗,有事都是打4S店电话。”车主胡女士说,她认为“小心驶得万年船”,只要在行驶过程中稍加谨慎,就能规避风险,反而是炎热的天气和急躁的心情才是夏季行驶中最大的烦恼。
刚刚拿到驾驶本的江苏科技大学胡同学表示,作为学生鲜有驾驶经验,对于驾驶安全也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能够掌握一些基本安全常识,但是疏于实践,不能切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采访中发现,虽然普遍车主相对缺乏夏季用车安全知识,但也有少数爱车人士会注意用车安全。江苏科技大学后勤处的王先生说,一般能够注意不携带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上车;虽然备胎不常使用,但仍然会将备胎装在车内,平时也会在行驶到一定公里数的轮胎去汽修厂更换,并且配备了小型车载灭火器;养成驾驶前检查液压油和冷却剂是否充足的习惯;检查油量,刹车,离合器是否正常,并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夏季用车,该注意啥?
夏季高温该如何更安全地用车?昨天,在润州路一家汽车维修中心,工程师杨师傅给市民夏季用车支了几招。
杨师傅表示,每年夏天高温前一定要检查汽车使用情况,刹车片过热会埋下巨大安全隐患,500摄氏度以上会引起自燃。及时检查更换刹车油刹车盘刹车片,一般私家车每5万公里需要检查更换刹车片,每十万公里检查更换刹车盘。
杨师傅介绍,高温下轮胎橡胶会变软,使车胎本身变得不耐磨,车辆行驶前应该仔细检查车胎气压,也要防止气压过高引起爆胎。发动机线路在高温天气加速老化,持续工作也会引起短路后会造成自燃,使用八年以上的汽车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10分钟曝晒会导致车内温度升高5摄氏度,上车前开窗,散尽车内热空气,可以有效减少空调工作负担,降低事故发生率,夏天梅雨季节细菌增生,应该即使检查更换空调系统。”杨师傅说,定期检查是规避安全隐患的最好措施,形成良好驾驶习惯,如采用点刹,充分休息等。车内常备安全锤,安排备用钥匙等,可以降低小孩被锁在车内的风险。
另外,杨师傅特别提醒车主,由于汽车香水都是易燃的,车内注意减少香水和摆件的设置,高温导致香水挥发,汽车打火会引起爆炸,饰品摆件不仅影响视野,在突发情况中还会导致致命伤害。切忌把眼镜,水杯等“隐形的透镜”放置在车内,引发自燃。
(来源:金山网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