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RH阴性血液,众所周知,这是极其稀有的血型,由于稀少,Rh阴性血被称为“熊猫血”,而 Rh阴性A型血的概率约为万分之一。
家扬州住文昌社区的年吕亮,就是那“万分之一”中的一员。做为“熊猫侠”应急献血者,他时刻开机24小时待命,常年坚持不抽烟不喝酒、早睡早起、清淡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6年献出“熊猫血”5000cc……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坚守与微薄力量,而只为了关键时刻献上最新鲜的血液抢救他人生命。
“熊猫侠”6年献血5000cc 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量
年吕亮做为新“扬州人”定居在文昌社区,他献“熊猫血”6年,献出了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液量,着实令人佩服,而他却一直腼腆地重复:“这也没什么。”
“高中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是‘熊猫血’,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直到2012年左右第一次献血救人,才感觉到自己原来真的可以救急救命。”年吕亮说,第一次是他自己从媒体上知晓,友好医院有个70多岁的老人,术后大出血,急需他的“熊猫血”救命,“我当天晚上就过去了,献完血就走了,为了防止出现什么问题,我给医院留下了电话。”年吕亮回忆,大约半月后,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是友好医院接受帮助的老人家属,一定要求与我见面表示感谢,我婉拒了。”
“还有一次,是苏北医院有人急需‘熊猫血’,我当时正在杭州出差,救人如救火,我赶紧连夜赶回来,由于需要的血量比较多,我联系了跟我一样的‘熊猫血’志愿者,第二天一大早去医院献了血,也是后来被人家找到了电话,联系我们非要感谢我们。”年吕亮表示,献血是他自愿的,“不见面”原则是为了不想让献血这事变得功利。“去医院献血就这两次,打那两次以后,为了避免被打扰,我都是不直接接触他们,通过血液中心献血。”
据了解,献血者看似离患者很近,实际上献血者并不知道究竟将血献给了谁,所以年吕亮是位无名的“熊猫侠”。献血6年,献血的次数他已经记不清了,唯有多本献血证和各种奖状能佐证他的贡献。据了解,因为无偿献血贡献大,他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扬州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等各种殊荣。
加入“熊猫侠”大家庭 24小时随时待命
因为稀缺,所以被特殊需要;因为有爱,所以有共同语言。3年前,年吕亮加入了几个特殊的微信群,群里的人血管里都流着“熊猫血”,他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旦有人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挽袖相助”。由于他们身上流着的都是“熊猫血”,在关键时刻又总是像大侠一般,急人所需,因此,也有人亲切地称呼这批特殊的献血志愿者为“熊猫大侠”。
“我有三个微信群,一个是三年前创建的宁镇扬熊猫血爱心群,一个是全国的熊猫血群,还有一个就是熊猫A型血群。”年吕亮说,为了要献血,他要戒烟戒酒、早睡早起,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避免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献血的疾病;手机24小时开机……这些看似简单,但要长期坚持却不容易。“经常献血,身体新陈代谢好,而且你要保持自己身体健康才能献血,所以这也是变相约束我的生活习惯。”
“救人等于救己” 热血传递爱心
“熊猫血”人群面临的危险比平常人更多,如果出现意外或因病需要输血时,必须输入血型相同的RH阴性血,否则将出现溶血反应,危及生命。
“救人等于救己。我有个RH阴性A型血群,里面只有50人,用血时还可能遇到出差、回老家、例假等原因献不成。如果不互助互救,谁来帮助我们。‘熊猫血’是‘救命血’,我已习惯时刻准备着紧急献血。”年吕亮笑称,自己没有那么伟大,只是相信“善有善报”。直到目前,他也不知自己献的血流在了哪些人身上,但肯定是给了最需要的人。“能够帮到别人,总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有需要,我会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口献血。”
(来源:邗江发布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