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25条河基本消除黑臭,10名“最美河长”被表彰

2018年07月11日 18:45:01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家门口的河道整治的怎么样了?许多老百姓都关心。7月11日, 南京鼓楼区举行河长制工作大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区25条河基本消除了黑臭。这与鼓楼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分不开,会上还表彰了10名基层“最美河长” 。

  25条河基本消除黑臭

  “小时候,家门口河里可以捉鱼,现在,住在河边的,夏天不敢开窗户,因为河道黑臭。”鼓楼区河长办主任、副区长陈平表示,水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据介绍,鼓楼区共有27条河,全长55.9公里(含长江鼓楼段12公里、外秦淮河5.3公里),25条内河长38.6公里。从2016年开始,鼓楼区对这25条河进行全面整治,2016年整治了12条,2017年整治了13条,采取拆、截、清、修、引、测、管、景,即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排口整治、引水补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各项治理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截污和引水。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区25条河基本消除了黑臭。”陈平也坦言,个别河道仍有反复,距离百姓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手机APP、微信工作群,让河长巡河更有效率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是鼓楼区治水的“小目标”。

  陈平介绍,今年鼓楼区全面启动消除劣Ⅴ类水体行动,争取达到Ⅴ类水。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河道的管养: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步道栏杆无破损,无绿化损坏。杜绝污水下河,排口、渗水点本月20号之前,全部做完。实施625个片区的雨污分流。加强水务执法、排水许可证办理工作等等。

  智能化巡河,是鼓楼治河的一大特点。区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徐晓华介绍,下一步重点是全面普及南京河长手机APP,由基层河长拓展至全区各级河长,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等手段,让河长巡河更有效率。此外,河长办将定期开展督查考核工作,及时公布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要明确整改期限,限期整改。

  除了民间河长,鼓楼区还邀请企业参与,设立了南京第一位“企业河长”。今年将适时开展河长制工作进高校、进机关等活动,引导公众参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将打造一批“一河一策”实施示范点。

  首届“最美河长”揭晓

  提到鼓楼区河道整治,不得不提到河长制。目前鼓楼区已全面建立河长制体系,有区级河长19名、街道级河长13名、社区级河长71名,聘请志愿者河长57名、社会监督员84名,全程参与责任河道管理和养护监管。

  其中,区河长办还率先设立了“小鼓治河”公众平台,及时推送整治信息、曝光不良问题,引导全民参与。江东街道率先在全市试点使用“南京河长”手机APP工作平台,确保线上线下双巡河,实时监管河道。

  会上表彰了10名基层“最美河长”,江东街道睿城社区党委书记王寿香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下圩河社区级河长。

  “在下圩河整治前,居民对能不能治理好下圩河,普遍持有怀疑态度。”王寿香说,为了打消居民的疑虑,社区先后多次召开协商议事会,向他们公布施工方案,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河道附近的居民从漠不关心,到积极参与河道环境的管护,积极主动地当好社区河长的“监控探头”。“今年6月21号,民间河长夏卫新,在巡河中发现一处工地向河道偷排生活污水,造成这一段的河水又黑又臭,他立即将情况报告社区,社区随即又将情况反映到街道,在街道的干预下使河道污染问题第一时间得到了整改。”

  鼓楼区第一届“最美河长”名单:

  王寿香(江东街道睿城社区书记)、王金仕(挹江门街道察哈尔路社区书记)、孙永香(热河南路街道晏公庙社区书记)、刘艳(挹江门街道福建路社区书记)、张玉萍(阅江楼街道热河路社区书记)、张明璀(宝塔桥街道金陵新四村社区书记)、李玲(幕府山街道盛世花园社区书记)、姚丽萍(宁海路街道山西路社区书记)、黄红梅(宝塔桥街道象山社区书记)、梁学银(热河南路街道三汊河社区书记)。
  (来源:现代快报;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