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闷热潮湿的天气,不少市民家中的空调,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与此同时,空调的维修率也大大增加,高维修率使得维修工的需求量也极速上涨(相关新闻:江苏空调安装工紧缺!一万一个月招不到人)。
然而有市民却发现,从网上找的那些修理铺,猫腻不少。有市民反映,维修人员三点多来,三点半就修好了,吃过晚饭,八点多再开就又不能使用了。
空调坏了,从网上找维修人员非常方便,一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可维修质量却不敢恭维。记者在网上约了一位师傅上门修空调,明明可以正常使用的空调,这位师傅进屋后只是用手简单地摸了摸空调外壳就断定,一定是外机坏了,说要出去换,记者再次询问是否外机坏了,维修工一口咬定肯定是并且说空调得大修。他的报价,还真不便宜,他跟记者要价六七百,说变频的氟利昂贵,全部一起优惠价也要700块。
外机还没检查,工作人员居然能做出诊断。不过如果不修,上门费可不能少,记者最终支付了50元。而收据上,没有任何单位公章也没有任何公司标识,上面只写着“空调检查费”。记者询问了专业的空调维修员,发现即便真的需要加制冷剂,价格也远没有这么夸张。
空调维修员王万磊说:“一般正常200块钱150块这样子 ,变频稍微贵一点,我们正常是300块钱这样子 。”
双倍的差距,如此草率的检查,这些维修店铺的信息究竟是如何通过网站审核,出现在网上的呢?记者尝试着在一家网站上申请发布维修信息,填写了详细地址和电话等信息。随后,点击发布,居然直接跳出了发布成功的页面。而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网站工作人员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随后,记者将帖子删除,却接到了一位网站工作人员的电话,劝说记者办理会员服务,在网上帮忙接生意。如果想增加曝光率,还能花钱将信息置顶。
苏州市消保委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一些网站审核不严,导致出现许多虚假信息,极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一旦市民轻信产生损失,追责的难度较大。
苏州市消保委投诉部工作人员朱佳斌说:“我们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这种发布的信息,还是要去找正规的维修站进行保修 。”
(来源:新闻空间站;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