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祛湿,江苏人吃苦比吃辣有效

2018年07月01日 09:16:24 |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打开微信朋友圈,你会经常看到诸如“湿气乃是现代人‘百病之源’”,“‘湿邪’会引起身体沉重、疼痛,可引发腰背病或关节痛”,“身体内湿气重,还表现为脾胃不佳,食欲下降,拉肚子”等等。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张钟爱教授说,门诊当中,十个人有八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不适症状是因为“湿气重”,大部分人都按照网上的说法喝红豆薏仁水来祛湿,但却有人喝得“上火”了。专家强调,祛湿,需要同时健脾。

  喝红豆薏仁水有用吗

  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主任中医师张钟爱告诉记者,很多来看门诊的患者,都会说自己身上湿气重。不过大部分人都是“望文生义”,或者从网上看来的。从中医看来,很多症状都不能单单用“湿”来解释, “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专家说,对于人体来说,“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其中不少都会“合作”。现代人病因复杂,也不只是和湿有关,一味祛湿更是要不得。

  那么,靠吃如何能祛湿呢?张钟爱主任说,来看门诊的,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都会和医生说,自己喝了一个冬天的红豆薏仁水。

  “有些女性明明是容易上火的体质,也坚持喝红豆薏仁水,不仅没有起到祛湿的作用,反而口舌溃疡。”张钟爱说,所以祛湿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对照症状。

  湿气性属阴寒,易伤阳气。《黄帝内经》说:寒者温之。这说明,温法才是治疗湿气的根本大法。“薏米祛湿虽好,但有一定的寒性,红豆性平,所以整个方子是偏凉性的。”

  张钟爱主任说,湿邪分为湿热和寒湿,薏米红豆只适合症状不严重的湿热体质。“喝了寒凉的薏米红豆,把湿气热气压下去了,仿佛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把脾给伤了。”张钟爱主任说,从中医的角度看,脾胃运化食物,是需要阳气的,若是寒湿体质的人常吃薏米,损伤了阳气,对湿气的抵抗能力会越来越弱。

  薏米是有一定健脾作用的,但生薏米性凉,体寒和阳虚的人都不宜服用,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炒薏米,将生薏米炒至微黄,去其寒性,健脾祛湿功效也更明显。”

  祛湿,不妨吃点“苦”

  民间还有许多除湿的方法,最常见的通过辛辣来祛湿,“很多人会说,四川、湖南、重庆等地为什么喜欢吃麻辣火锅,因为一出汗,湿就祛除了。”张钟爱主任说,对于四川、湖南、广西、江西、贵州等地区的人来说,这些地方气候潮湿,辛辣可以发汗。但中医认为湿气大多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与出汗关系不大,所以中医更多的是强调健脾利湿。

  “古人智慧的凝练,是先健脾再利湿,”张钟爱说,如何健脾,最简单的食疗有冬瓜皮、茯苓、生姜皮、陈皮、红枣等,这些都是“温补”的食材,适合大多数人;平时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为提高免疫力,可以吃些山药和大枣;胃口不佳的人,可适当吃些山楂等开胃食物。

  对于江苏地区的朋友,“祛湿”的方法,吃苦比吃辣效果更好。中医认为“苦”有三大作用,除了“降火”,兼有“燥湿”(祛除暑湿)和“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另外,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