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江苏高考成绩揭晓。高考不仅要考得好,更要学校选得好。因此,今天的“江苏省2018年高考考生职业生涯指导与志愿填报咨询会”吸引了大批考生家长的目光,上万名考生和家长蜂拥而至,期望获得第一手的高招资讯。
各高校抛出预估线 招生数稳中有增
南京主会场共有310所在苏招生院校参会,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8所;录取批次涵盖本一、本二及高职等各批次。在现场,各高校纷纷抛出了实用的录取“预估线”,比如:北京大学理科全省50名左右,文科全省30名左右;西北工业大学理科全省前7800名可以报考;南京大学文科全省400名左右,理科全省2000名左右;东南大学文科排名应在1000名以内,理科排名应在3000名以内;南京林业大学本部理科45000名左右,文科11000名左右;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常州大学只要是达到文理科本一线都可以填报。
今年,全国共有1411所普通高校在江苏计划招生325179人,其中本科计划199106人。除此之外,还有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保送生等各类本科计划共4000余人,本科计划总数预计超过20.3万人。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今年江苏本科批次的计划数比去年增加了2930人,而高职批次计划数有所减少,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江苏考生能够进入到本科批次的高校就读。
填报志愿谁做主?考生看兴趣 家长重实际
活动现场举办了专家讲座,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为考生提供高考志愿选择指导,同时,还有南京市招办的专家提供政策咨询。与往年大部分家长帮着咨询不同,今年考生明显增多。在各个展台前,考生们拿着分数,和父母一起商量着。省内高校尤其是南京高校依然是家长、考生的首选,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到南京师范大学,被围得水泄不通。
最多的问题是“我的这个分数能不能上这所高校?”对此,南京师范大学负责招生的周老师表示:“不能简单的参考去年高校录取分数线,今年省控线都略有提高,考生可以用考试院发的逐分段,查出自己所在的位次,然后参考去年的排名。同时,今年部分高校江苏增加了计划,所以考生在填报时,A志愿可以冲一冲。”
今年江苏考生上本科几率将高于去年,除了分数和学校“门当户对”,考生更关心是否有机会考上心仪的专业。南师附中的张泽弋带着腿伤上考场,考出了理科401分、双A+的好成绩,他心里早已确定了专业方向,张泽弋表示:“上交、复旦、南大也有考虑,我想学生化方面的专业。”
而家长则更看中就业前景和高校地域,一位考生家长表示:“北京、上海、南京,基本上就希望孩子在这三个地方上大学。”还有一位考生家长说:“现在就是211高校没问题,985在南京的高校可能性不大,要到西北去了,孩子自己觉得还好,我们有点舍不得。”
专家建议,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不要把家长意志强加给孩子,应该充分考虑考生的自身兴趣和特长,同时综合考量高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学科、就业情况,提高志愿填报的“含金量”。
此外,平行志愿无论是院校志愿、还是专业志愿,或是所属地域,都一定要拉开梯度,尤其是最后一个学校一定要填保险系数高的,减少落榜的几率。考生还应该和心仪学校保持联系,比如部分学校开通了QQ招生群,考生可以直接和学校联系,同时也要多多参考考试院发的招生说明。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啥?听听省教育考试院专家如何说】
江苏今年高考志愿第一阶段填报工作6月27日正式展开,考生们都希望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那么,怎样才能选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如何看待学校推荐的预估线,让自己填报的志愿不被退档?今天下午,省教育考试院相关处室负责人走进《2018年高考填报志愿直通车》现场,指点考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填报志愿要处理好“七个关系”
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处长袁桂华介绍,考生在选择学校、专业时,一定要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除了国家需要与个人志向的关系外,还要正确看待本地院校与外地院校、招多与招少、热门与冷门、批次与批次、平行志愿中A至H或J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理清分数与等级的关系。袁桂华称:“考生在选报院校专业时,一要考虑院校对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二要考虑院校对相关科目的分数要求,三要考虑院校招生章程中确定的对进档考生的录取规则,注意扬长避短。”
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处长 袁桂华
不能盲目信从高校预估线
对于家长来说,各院校提供的预估线是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对此,袁桂华认为预估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盲目信从。袁桂华表示:“由于影响院校录取分数线的综合因素比较多,所以预估线不一定会很准确,切勿认为过了某校的预估线就一定能被录取,或者因为成绩低于某校预估线而盲目放弃填报。考生及家长一定要理性思考、合理对待,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实力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专家支招避免退档风险
我省今年实行8个平行院校志愿填报的方式,虽然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因考生如果对自己的定位不恰当,填平行志愿时没有梯度差,包括院校投档数略大于高校招生计划数等情况,退档的风险依然存在。
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普高科科长陆苍海建议,考生要了解所填报院校往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对自己相对定位要准确,同时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陆苍海称:“要结合学校招生章程,查看自己的高考成绩、学测等级、体检报告等,避免填报自己不符合要求的院校和专业,最后要注意特殊院校专业对考生性别、外语语种、单科成绩和加试面试等方面要求。”
扩展阅读:
昨晚高考成绩揭晓后,考生和家长们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开始选报心仪的学校,南京各所高校也根据江苏考生的分数段情况给出了报考预估排名参考,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带您一起了解下~
详情点击:☞“荔枝高校大会”发福利!近40所高校预估线新鲜出炉,赶紧记下来......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黎明 糜梦逸 章峰;江苏新闻广播/沈杨;江苏城市频道/姜豪华;江苏教育频道/徐华峰 姚伟 仇煜;编辑/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