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风儿带着暖意
吹过大街小巷
跃上一抹抹翠绿枝头
抚开一朵朵绚丽花儿
周末,跟着这篇游记
去扬州的老街转一转
寻找街上隐藏的美景
和老扬州人生活中的烟火气
出东关街一路走到彩衣街,见到小桥流水,街的一边有窄巷名为“天宁门街”,是乾隆走过的御道。
彩衣街上有大东门桥,沈复与爱妻芸娘曾在桥畔暂居,彼时沈复已经落魄,靠卖画维生,可是有芸娘相伴,精神上一定是愉悦而富足的,想必在芸娘故去后执笔书写《浮生六记》之时一定会想起这段时光。
从桥下拾级而过进入三街八巷之一的“南讲经墩”,沿河小路格外宁静,很难相信这儿距离人潮汹涌嘈杂的东关街仅仅百米之遥。
老人悠闲地坐在家门口晒太阳,附近居民不紧不慢地打着井水,几家小小民宿散落其间,锈迹斑斑的广告牌也散发着文艺的味道。一路前行,深青浅翠,花开正好。
穿曲水过石桥到达珍园,珍园是清末盐商的宅子,可惜如今已经重门紧闭,只有流浪猫在门前闲庭信步。
偶遇一个遛狗的大叔,很愉快地聊了半晌。
真的,对我来说,寻城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寻找这个城市中具有历史感的痕迹,还在于遇见这个城市里这些最具有真实存在感的人,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城市,是一种特别温暖与感动的体验。
钟书阁挨着珍园,扬州的这一家是上海的分店。钟书阁的设计十分别致,像拱桥也像防空洞,有别于一般书店的冷清疏离,钟书阁似乎适合于各个年龄层次——无论白发先生还是稚齿孩童,都能在这个圆融的空间里享受读书的乐趣。
最喜欢行走在扬州的老巷子里,从十巷、九巷......六巷......这么一条条逛下去,感觉就是一个大大的迷宫,无穷的旁支、无穷的可能、无穷的乐趣。
巷子深处的小寺庙,纯净水瓶子和抽水马桶废物利用制作的花盆和大阅兵阵仗的佛像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小秦淮河全长两公里左右,乘船而行可达瘦西湖,河上小桥十余座,除了彩衣街上的大东门桥,小虹桥、公园桥、小东门桥等都可一一经过。
小东门桥旁的甘泉路上,炸臭干的生意超级好,我自然不会放过,排长队买了一份,直接趴在栏杆上大快朵颐。
小秦淮河两岸都是寻常人家,也正因为真实的烟火味道,这些沿途风景才充满了温度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