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内长江6次封航,镇江过江电缆拆除完毕

2018年06月24日 19:07:07 |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24日上午,过江电缆——镇江五峰山 220 千伏大跨越(以下简称五峰山大跨)的最后一根导线顺利拆除,至此,这条过江供电通道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拆除它,从6月14日开始,长江6次封航,江苏海事局先后调动240多艘船艇,近千名人员参与行动。

△ 海事人员严密监视现场,防止封航中船舶闯关。

  据镇江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南京以下 12.5 米深水航道二期试开通后,建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五峰山大跨,已经无法满足 5 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的高度要求,成为长江下游通航瓶颈。有关部门决定拆除五峰山大跨后,镇江海事局在江苏海事局的统一指挥下,多次协调施工单位和上下游海事部门,制定施工封航方案——采用远程控制、近距离管制、核心区封航的方法,并提前召集施工方在施工水域进行了多次演练,通过演练缩短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通航的影响。

△ 海巡艇驻守在施工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五峰山大跨共有 6 根导线,6 月 14 日拆除第一根,此后隔天拆除一根,6 月 24 日,是最后一根导线拆除的日子。

  24 日上午 6 点不到,镇江大港海事处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黄敏就早早爬了起来,他来到海巡 06306 艇,检查了救生装具和通信器材,叮嘱船员提前做好准备。这已是他第六次坚守在施工核心区,

  和黄敏同样忙碌的海事人还有许多。镇江海事交管中心主任丁中超也是一早就爬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往单位赶。" 这么大规模封航,不是小事,最后一次也要当着第一次,一点也不能疏忽!" 他说。

△ 海事人员奋战在封航现场。

  在镇江海事交管中心,五六双眼睛紧紧盯着屏幕。6 点 27 分,丁中超向江苏海事局报告:提请南京局 7 点控制所有下行船舶,不得通过 119 号浮;提醒泰州局 9 点控制所有上水船舶不得通过 93 号浮。

  随后,镇江海事局指挥中心开始滚动播发航行安全信息,提醒过往船舶及早选择安全水域锚泊。

△ 镇江五峰山 220 千伏过江电缆拆除现场的长江封航工作圆满完成。

  在江苏海事指挥中心指挥大厅内,值班领导叮嘱值班人员给予镇江辖区更多关照,确保施工区不受影响。一次封航,从南京到张家港的长江 200 公里范围内,需要设置 16 道拦截线,调动艇力达 40 多艘,每一道拦截线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道拦截失败,都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道拦截是否成功,会给下一道拦截线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在江苏海事局的统一协调下,南京、扬州、泰州、常州等地海事局全力支援,减轻了核心施工区的压力。

  6 月 24 日早上 8 点 24 分,长江镇江段封航开始。8 点 43 分,下水最后一艘受控船 " 长宁海 " 被放行。9 点 40 分,核心区江面除海巡艇在巡逻外,没有一条船舶移动。随后,施工船开始进入施工现场,6 艘施工船舶一字排开,头顶的五峰山大跨最后一根导线缓缓落下 ……

  11 点 30 分,水上施工结束,长江解除封航。

  为保障过江电缆的拆除施工,6 月 24 日,除直接参加施工的船舶外,镇江海事局投入封航的艇力达 96 艘次,在镇江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多艇力同时参加行动。不仅如此,上、下游南京、扬州、泰州等地还有 180 多艘次海巡艇参加封航行动,沿线交管也全面配合对大型海轮实施管制。

  " 五峰山将不再是瓶颈,超高船占用下水航路上行将成为历史!" 镇江海事指挥中心主任孙新宇说。记者获悉,旧的电缆拆除后,会有新的电缆替代,而新的电缆会有新的高度。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