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姑苏区拙政园片区的新东园西南角有一支特殊的队伍,走进他们仿佛一切都是慢镜头。“提肛塌腰,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顺中用逆,逆中用顺。”近日,苏州市武术协会孙氏太极拳研究专业委员会宣布成立,这预示着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学到原汁原味的孙氏太极。50岁传承人沈激浪领衔他的“太极天团”每日早晚在新东园辅导站义务教授市民。成立刚满十天,已有上百位学员慕名而来。
沈激浪与太极拳相伴三十载,现任苏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苏州武协孙氏太极拳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武术孙式太极拳六段。在学生时代沈激浪便对武术心生向往,经常去苏州公园跟着民间武术能手学习长拳、少林等拳术。后拜师苏州太极名家吕有新学习陈氏太极拳,开始同太极结下不解之缘。
上世纪九十年代,身为总工程师的沈激浪随公司赴北京参与亚运村的建设项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翻到了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的一篇专访,刚好孙剑云本人就在亚运村附近。于是,他亲自登门造访这位孙氏太极拳第二代掌门人。见面后,孙剑云被沈激浪对太极拳的热情所打动,她怀揣着“不要让孙氏拳被我带进棺材”的想法,当即收他为徒。两年时间,沈激浪成长得很快,他归宗于孙氏太极第三代传人霍培林门下,成为孙氏太极第四代嫡传人。回苏州后,沈激浪依靠书信继续与孙剑云保持联系,隔空向她讨教。
如今,沈激浪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太极,但他发现,苏州人打太极大多是社会太极拳或简化太极拳,多为蜻蜓点水,并未系统深入。而孙氏太极凭借其“小架”的特点,将形意拳的刚猛整实、八卦拳的灵活巧变,融入到太极的柔顺之中。“孙氏太极拳不讲求竞赛套路,可以减少运动对膝盖带来的损伤,非常适合老年人练”。
于是,沈激浪下决心要将孙氏太极拳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获益。沈激浪过去住在拙政园片区(平江街道)小公园社区,他经常领着居民在观前公园和小公园练拳。近日,在他的倡议之下,苏州市武术协会孙氏太极拳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在新东园设立辅导站,大规模传承孙氏太极。这填补了孙氏太极在苏州的零星小打小闹,而是有了更为专业、原汁原味的传承。同时,也意味着在我国推行的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五种太极拳,苏州市民在家门口都能学到。
(来源:引力播,编辑/程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