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加班,34岁徐州小伙突发心梗,老母亲跪地求救!医生的一个决定创造奇迹……

2018年06月20日 16:36:46 | 来源:都市晨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前不久,

  因突发急性心梗入院的李先生病愈出院

  回想一个月前,

  他从发病到抢救

  短短3个小时内,可谓惊心动魄!

  医生用仁心仁术

  将他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34岁男子胸痛入院,一检查是急性心梗

  今年34岁的李先生最近工作压力大,

  经常加班,之前一天又熬了半宿

  5月17日早上7点多,李先生胸口疼痛,

  持续了很久不见好转。

  妻子拨打120电话,

  将他送到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8点20分,急诊科医生韩燕给李先生做完心电图检查后,将他的情况编辑了一条信息发到胸痛中心微信群中:“男性,34岁,突发胸痛胸闷50分钟,既往体健,左侧闷痛,头晕,大汗,120送入院。”同时上传了心电图。

  这可能是急性心梗超急期表现,心内科梁毅主任看到信息后,一路跑着赶到急诊科。此时,介入科的护士们也看到了这一信息。

  患者很快确诊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塞。

  梁毅一边指导护士用药,

  一边和李先生的妻子做简单沟通:

  “目前的情况有两个办法,

  要么溶栓,要么就急诊做介入,

  把堵塞的血管打开,做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是目前抢救急性心梗主要的办法,

  抢救成功率比溶栓要高。”

  “那就做介入吧!”李先生的妻子非常干脆。

就在准备做手术时,病人没了心跳

1 . 在医生和护士做术前准备的时候,病床上的李先生开始呕吐,随后瞳孔缩小,意识丧失,身体开始抽搐不止,监护器上原来跳动的曲线瞬间变成了直线。“看不到心跳了!”护士喊着。
2 .“病人室颤了,赶紧做心肺复苏!”梁毅说。急诊科护士长戴茜迅速地给李先生做心脏按压,没有反应,继续按压。韩艳医生很快给他做了气管插管,用气囊辅助呼吸,上呼吸机,做肺复苏,黄静为病人进行除颤。

  护士打电话求助麻醉科。

  急诊室里,每个人的心都绷得紧紧的。心脏按压、电击、电除颤,都没有反应,继续心脏按压,护士们一个接一个轮流上。

  急诊室外,

  李先生的妻子早已情绪崩溃,痛哭不已。

  家里的老人们也闻讯赶到,

  流泪跪下祈求医生

  “一定要救救我儿子,他才34岁!”

  面对病人家属凄楚的哭声和求助,

  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动容。

  急诊转往导管室的路上,随时可能没了性命

  3. 导管室里,护士长孙宁早已接到电话通知:“患者急性心梗,需要介入手术,做好准备。”医护人员立即做好急救准备,可患者迟迟没有送来

  4急诊室里,持续的用药,

  持续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持续的除颤……

  一直持续抢救近三个小时,

  间断除颤了三十多次

  梁毅判断他是交感电风暴,是心肌梗死伴发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除颤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必须用药终止电风暴。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仍在继续。

       5.上午11点,患者终于有了室性自主心律及微弱的意识,但还不正常,室颤还在间断发生

       6. 梁毅本想等病人心脏能够持续10分钟正常心跳,再转移到导管室,可一直等不到机会。因为导管室距离急诊还有一段距离,再加上术前准备可能得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路上病人心跳停止,很可能导致死亡。

  “这个时候只能做介入了,

  心脏按压超过20分钟,

  再进行溶栓的话,

  可能会造成内出血;

  做介入,病人还有活下来的希望。

  一直这样下去可能情况会越来越糟。”

  梁毅主任对患者家属说,

  “但是病人每次自主心跳都不能持续5分钟以上,

  路上如果心跳停止,

  可能到不了导管室就不行了。”

  病人家属很快商量好,

  同意冒险去做介入。

   转运过程中,按压仍在继续

   转往导管室的路上,

  一位护士跪在转运床上不停做心脏按压

  另外几个人推着转运床奔跑,

  终于在5分钟内将病人送入导管室。

  植入支架后,病人心跳恢复正常

    7.导管室手术台上,病人又一次室颤,护士张琨及时发现,即予以电除颤恢复窦性心律,介入科王相智、刘孝钧主任也聚集在导管室准备协助抢救。
    8.

  栓塞的血管造影。

  梁毅、叶兴、戴瑞医生和导管室的护士、技师们密切协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经右股动脉的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有一块血栓堵在了李先生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的血管上,同时发现这段血管99%狭窄,立即予以植入支架并及时抽吸及局部药物注入,恢复了前向血流,有效终止了电风暴的发作

  9 .心跳终于恢复到正常状态,医护人员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接下来,李先生在重症监护病房度过了危险期,逐步脱离呼吸机,病情逐渐稳定。

  虽然心功能的恢复还要加以时日。

  因为有效的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李先生的脑功能完全正常

  没有出现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这次抢救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

心肺复苏一般半小时,这次做了三小时

  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急性心梗的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必须马上做心肺复苏,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就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

  对于急诊科来说,

  经常要面对心梗病人的抢救,

  像对李先生这样持续3个小时的抢救却不多见。

  急诊科张良主任说:

  “按常规,一般情况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

  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

  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

  可考虑终止复苏

  这场抢救之所以持续了3个多小时,

  是因为患者虽然心跳没有了,

  但是还有电反应,就说明还有抢救的可能,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

  因为,他们是手托生死,

  与死神较量的医者。

  向白衣天使们致敬!

 

(来源:都市晨报   编辑:杨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