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订餐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有些外卖店无证无照,却窝藏在订餐平台。记者今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前不久宝应查处一家通过“借证”入驻外卖平台的无证餐饮店。市食药监局人员表示,本月将试运行网络餐饮信息比对系统,利用大数据专揪“漏网之鱼”。
目前,网络外卖无证、套证、借证、无实体店参与经营等乱象频发。由于网络订餐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也给监管带来难题。市消协去年开展的餐饮外卖服务质量体验调查显示,有些提供外卖且销量较高的商家,标注的营业地址只见流动摊点并无店面。针对网络订餐平台的种种乱象,市食药监部门多次约谈互联网餐饮外卖扬州区域负责人,并对一些违规外卖餐饮店开出罚单。
“宝应已经处罚了两家,一个是在电脑上‘PS’经营许可证件,骗取在网络平台登记。一个是把证借给没有证件的单位,按照食品安全法,每家处罚了3万元。”市食药监局食品安全监督所所长陈仟军表示。
6月1日,《江苏省网络食品交易主体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通过自建网站进行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设立的从事网络餐饮服务的分支机构,要先备案公示。备案内容包括IP地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入网餐饮服务者还应具有实体经营门店。从本月1日开始,相关网络食品交易主体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逾期将面临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陈仟军说,新《办法》实施后,市食药监部门将进一步督促平台,对入网经营者严格把关。同时运用平台大数据,对商家无证、套证或者“阴阳地址”等问题,进行审核把关。“我们今年已经跟一家信息公司建设了一个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监测扬州地区所有网络外卖商家,与发证的信息比对,能够把证照不全、超范围经营的显示出来,有问题的进行分类。”本月将试运行该信息比对系统,“节后准备筛查出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报告分发至各区市场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治理。同时约谈网络平台运营商,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真正为老百姓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构筑起‘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