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田鲜蘑菇、苏北老豆腐到军寨渠水烹鸡鹅,一道道充满特色的“知青菜”,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情怀。“一桌知青宴打磨了10多年”,今天(6月13日)在大鸿运内,今年69岁的老知青大厨钟慎明,带领苏帮知名厨师团队,打造的升级版知青宴,吸引不少市民。“品特色知青宴,回忆当年青春岁月。”据今年68岁的林先生介绍,他和当年下乡插队的同伴们,专门过来重温“芳华”。
据钟慎明介绍,苏州从1962年到1977年15年里,先后有7万余名知青到新疆、苏北等全国各地上山下乡,如今当年知青们年龄已在70岁左右,大部分在苏安度晚年,做了阿爹好婆。“知青宴体现苏帮菜在传承基础上的的融汇创新。”对苏州餐饮文化情有独钟的钟慎明,1969年到苏北农场,从炊事员起步“掌勺生涯”,1989年进竹辉饭店后,曾师从“江南厨王”、苏帮菜大师吴涌根学艺,当上大鸿运掌门后,钟慎明带领团队传承创新苏帮菜,多次获全国烹饪大赛金奖。
“老年人聚会是苏州大众餐饮的重要部分,为老年知青群体设计特色菜,是全新挑战。”凭借着对苏帮菜的热爱,以及难以割舍的“知青情结”,10多年前钟慎明就开始钻研创新知青宴。“当年在农场烧的是大锅饭大锅菜”,据钟慎明回忆,当时“知青食堂”一碗肉2毛钱,一份青菜2分钱。虽然环境艰苦,然而留下难忘记忆。“知青菜要体现知青文化”,前几年苏州成立知青文化研究会,建立苏州知青馆,在此基础上开发既有知青文化特色、又适应老年人口味的知青菜,成为钟慎明的努力方向,他采用搪瓷杯等当年“知青餐具”,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知青氛围,推出后受到不少市民欢迎。
从今年2月起,钟慎明研发升级版知青菜。“升级版知青菜根据知青消费需求,主流定位在人均100元以内。”据钟慎明介绍,升级版知青菜以江南农家菜、太湖湖鲜等为主,融合苏帮菜,以及苏北等地菜系特色,一般人均五六十元。一道妈妈炒酱,采用苏州家常炒酱制作方式,和窝窝头“混搭”。另一道“五味杂陈”,采用苏州、苏北等产地蔬菜为主,既符合老年人口味,又寓意知青岁月。一道发糕、菜点组合,一个大大的红心图案,让人想起当年知青场景。风雨同舟、玉米地里、屯垦戍边献青春,一道道精心打造的菜名,更是体现出浓浓的知青情节。据介绍,知青宴推出后,前来聚会得知青阿爹好婆,达到散客的70%左右。
(来源:引力播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