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3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姜家将工作的苏州万科金域平江小区时,他正忙着分捡餐余垃圾,而且上午的工作已忙过了一大半。作为姑苏区平江环卫所的一位垃圾分捡员,他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这个小区分捡厨余垃圾。自2017年11月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他半年来已捡出了11吨“有用垃圾”。
姜家将的工作台上,有一大堆马夹袋,里面都是居民家里的餐余垃圾。有的没有扎好,汤汤水水流了出来。记者还没有走上前,一股难闻的味道顿时扑鼻而来。而姜家将丝毫不以为意,撕开一只只马夹袋,把餐余垃圾倒出来,再一一分捡。“分捡垃圾,真的要有‘好胃口’,不然回家饭都吃不进。”他说,这么长时间了,自己早已习惯了。
每天早晨7时,姜家将就会来到万科金域平江小区,收集居民们放入垃圾桶内的厨余垃圾,然后进行分捡,大约10点半结束。晚上5点至7点半,还要再收集、分捡。一开始,收集上来的厨余垃圾数量并不多,每天只有数十公斤,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分类,经常把玻璃、鱼刺、塑料瓶、大骨头等也放入专用的厨余垃圾袋中。这不仅给他的分捡带来了困难,而且还在他的手上留下了一道道伤痕。“特别是玻璃和鱼刺,稍不当心,就刺入手中。即便戴着线纺手套,也还是没有用。”姜家将说,随着参与厨余垃圾收集的居民越来越多,他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最忙的时候,要到下午1点钟才能吃午饭。
如今,万科金域平江小区注册并参与厨余垃圾收集的居民已达到600多户,平均每天收集的厨余垃圾能有近500公斤。统计显示,这项工作启动以来的半年时间内,姜家将已分捡出11吨的厨余垃圾,并把它们投入到菌类分解中。这也意味着,该小区的垃圾半年内“减少”了11吨。“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知道把什么样的厨余垃圾收集起来,我的工作相对来说也要轻松一点,所以上午能提前到10点半结束。”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居民参与到这项垃圾“四分类”活动中,通过把生活垃圾细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施策、科学处置,尽力减少生活垃圾量。
姜家将是一位“90后”,2011年进入平江环卫所,一直在一线岗位工作。他还是平江环卫所“田洪根便民服务队”里的骨干成员。如今,除了分捡垃圾,他每天凌晨4时至6时、晚上7时30分至9时30分,都还要另外的垃圾清运任务。另外,他还和另外一位同伴每天收集110个垃圾分类收集点的有毒有害垃圾。如果有时间,他还会在平江环卫所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担任宣讲员。姑苏区城管委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像姜家将这样的垃圾分类分拣员承担了大量的源头分类工作。他们希望通过宣传,逐步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最终大幅减少垃圾分类分拣员的工作量。
(来源:引力播 编辑/童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