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唐新宇来到王力(左)就读的大学,与其交谈。 受访者供图
黑客界,17岁似乎注定是搞事的年纪。
传奇越狱黑客乔治·霍兹在这个年纪独立破解了iphone系统,业界戏称他打脸乔布斯,令他名声大噪;淮安“计算机天才小子”王力(化名)也在这个年纪干了件小圈子里惊天动地的事情,但这次“炫技”没给王力带来荣耀,而是埋下了祸根。
“出来混终究要还的”,两年后,上了大学的王力被举报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获取公民数据,警方将其抓获并移交检方审查起诉。
拯救,还是惩罚?已是顶尖“白帽子”(正义黑客)的王力将迎接怎样的命运?
新闻名词
黑客
通常被媒体定义为专门入侵他人系统进行不法行为的计算机高手。
白客
相对于不法黑客而言,指从事正当职业的黑客,维护网络秩序。
突变人生
17岁炫技埋祸根,少年高手大学里被抓
近1米8 的个头,白皙的脸庞,戴着近视眼镜。今年20岁的江苏淮安小伙王力,如今身上有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谦虚,很难让人把他跟曾经“张狂”炫技的黑客联系起来。
出生在农村的王力,自幼爱学习、肯钻研,尤其喜欢电脑知识,他是老实巴交的父母的骄傲。初中一年级起,王力开始对信息安全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牵头创建了一个QQ群,在群里与其他志趣相投的电脑爱好者一起探讨信息安全知识。
2015年的暑假,即将进入高三学习的王力,出于炫耀自己的“黑客”技能,吸引更多的好友加入自己的QQ群,他侵入了一个网站系统后台,并且窃取了含有大量公民信息的文件压缩包然后发到群里,供人随意下载。此时的王力,根本没想到自己的这一炫技行为,已经涉嫌犯罪。
2017年初,经群众举报,公安机关将就读某大学信息网络管理专业的王力抓获。这时候的王力已经实实在在成为一名计算机高手。
父母得知儿子被警察抓了之后,感觉天都塌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涉嫌犯罪。但儿子17岁那年的事实无情摆在那里。
两个选项
拯救还是惩罚,这成了检察官的问题
公安机关将案件移交审查起诉时,检察机关发现,这个少年有着极高的计算机天赋,聪明勤奋,而他当黑客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年轻人的骄傲,做出的“炫技”之举。检察官们对王力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了解王力涉嫌犯罪的根源,并想办法在依法办事的同时如何挽救这个年轻人。
王力交代,他组建QQ群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个相互学习计算机的交流平台。“找到网站漏洞,我一般也不侵入进去,有时候还会帮助小网站修改网页、堵塞漏洞。”面对检察机关的讯问,王力告诉检察官,每当他找到网站的漏洞,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王力这个孩子家庭条件不错,也不缺钱,他误入‘黑客’的歧路,纯粹就是想在圈子内炫耀自己的网络技术。”谈及王力作案的动机,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唐新宇告诉记者。
借助“黑客”技术进行网上犯罪,他本身属于法律严惩的对象,但王力又和其他的“黑客”不一样,误入“黑客”歧途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磨砺和检验自己的网络技术。“刑罚惩罚不是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了解了王力的这些情况,我们觉得完全可以在法律范围内拯救他。”唐新宇说。
“白帽子”的自我救赎
“检察官叔叔,请您一定帮帮我!”
2017年8月,当公安机关将案件移交审查起诉时,检察机关开始更多地从王力作为未成年人的视角而非犯罪行为本身,来办理案件。
“检察官叔叔,请您一定帮帮我,我就想多学点网络知识,没想到会犯罪啊!”第一次接受讯问时,害怕、恐慌,这是王力给办案检察官的第一印象。
面对因担心受到处罚而惶惶不安的王力,检察官专门联系心理辅导老师、专职司法社工,对王力进行亲情感化和心理辅导等矫治工作,采用心理暗示法对其进行疏导减压、心理矫正,让其重新审视自己的犯罪行为。
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时,得知王力作案时还未满18周岁,既有较高计算机的天赋,又有强烈的学习精神;案发后,又考上了大学。面对这名特殊的“天才少年”,办案检察官迅速启动社会调查程序,通过走访王力父母、身边同学、朋友、老师,受访人一致反映王力性格外向、乐于助人,自幼和父母生活,家庭氛围好,爱学习能钻研,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没有不良记录;而且现在已经在大学就读,他的母亲亦表示愿意承担监管职责,司法局同意纳入社区矫正,具备帮教转化的条件。
协助破案,跻身顶尖白帽子行列
唐新宇介绍,2017年暑假期间,王力在某网络公司实习期间,在检察机关允许下,他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积极协助外省公安机关网监部门进入一传销组织内部信息系统,成功破解170多万条注册信息,为警方办案提供线索。
如果对他进行积极的关爱帮教,教育引导其强化法律意识,为他的表现欲和特殊技能找一个健康的出口,完全可以将“黑客”变成“白客”,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2017年12月12日,淮阴区检察院依法对王力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得知自己还可以重返校园,王力及其父母很是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经过多次谈话引导,讲解法律法规,王力本人也从以前的不懂法而变成知法、守法。“现在如果有人或单位请他帮忙破解计算机安全系统,他会第一时间向老师和检察官汇报,询问我们能否‘帮忙’。”唐新宇说。
2018年4月份,当唐新宇再一次来到王力所在的学校进行跟踪考察时,王力已从以前的不问不答变成主动聊天。更让唐新宇欣慰的是,通过帮教,王力喜欢的计算机技术终于用上正途,他个人在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官方网站“白帽子原创积分排名”中,长期保持全国前五名。
“天才小子”已回归正道,不起诉!
据唐新宇介绍,所谓“白帽子”,就是正面的黑客,他们主要借助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去识别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但并不会恶意去利用,而是公布其漏洞,便于进一步完善系统的防御功能。
王力在大学期间,还与其他4名同学一起组成“白帽子”团队,钻研网站安全技术,团队共获得国家信息安全网络平台颁发的原创漏洞证明130多张,而他个人就拥有70多张。2018年3月,在省级高校组织的信息安全与管理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守护网络安全的“白客”。
走访中,王力的老师告诉检察官,虽然现在王力还在读大二,但由于其在网络漏洞识别方面的特殊才能,目前已有许多网络信息公司单位向他抛出年薪20余万元的橄榄枝。
6月6日,记者从淮安市淮阴区检察院获悉,经过六个月的考验期,该院即将依法对其正式作出不起诉决定。
王力转变的背后
“王力的成功转变,进一步增强了今后检察机关继续做好未成年人关爱帮教工作的信心”。淮阴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周飞表示。2017年以来,淮阴区检察院通过开展“彩虹少年”工程,对涉罪涉罚未成年人,通过检察机关、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开展一体化综合关爱措施,55名“彩虹少年”无一人再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49%。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