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
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
到2022年,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城市行列,
徐州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基本奠定……
6月5日上午,徐州市政府召开《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公布未来几年徐州的发展方向。
到2020年,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力、市场活力实现大幅领先,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核心支点、创新引领的先发起点、双向开放的关键节点、辐射带动的中心极点。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
到2022年,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城市行列,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重大突破;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研发与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
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徐州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基本奠定。
《方案》提出的任务路径主要包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提升双向开放能级、提升集聚集群效能、优化要素供给配置等5大重点任务:
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主要包括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等三大实施路径。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力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有壮大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完善开放创新网络、优化创新生态体系等三大实施路径。
三是提升双向开放能级。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健全完备开放平台体系,全力打造开发园区载体,努力建成新亚欧大陆桥东端开放高地。主要有围绕重点产业强化招商引资、拓展双向开放新空间、大力推动开放载体建设等三大实施路径。
四是提升集聚集群效能。
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开发园区提档升级,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主要有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开发园区提档升级等两大实施路径。
五是优化要素供给配置。
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领域优化要素供给,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主要有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化产业人才队伍支撑、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系统性政策支持等五大实施路径。
除此之外,《方案》还提出了徐州市2018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产业体系提质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对外开放拓展工程、集聚效能提升工程、要素供给保障工程等五大工程和26个具体项目,确保《方案》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来源:徐州发布 编辑/李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