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5000余幅粉笔画,他点燃了山里娃的求知梦

2018年06月03日 15:53:44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中学语文老师张举文利用学生们读课文的时间,横着粉笔画出了一幅惊涛拍岸、海燕翱翔的黑板画。

  三四十年前,在以干旱缺水闻名的宁夏西海固,乡村课堂上几乎没有学生能够想象出这样的画面。

  42年来,张举文用5000余幅粉笔画,在山里娃心中播下了求知的种子。

  语文课上的粉笔画

  1976年9月,高中毕业、年仅18岁的张举文站上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一所村小学的讲台。在教村里娃学字学词时,他发现因为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孩子们记起来很吃力。" 比如蝴蝶、蜻蜓,我们方言里都叫‘蛾蛾子’,怎么让孩子们区分呢?我就简单画出蝴蝶和蜻蜓的形象,再在旁边写上字,娃娃们就印象深刻了。"

  其实,这时的张举文并不擅长画画,自从发现粉笔画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语文课趣味性后,他就开始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慢慢他的粉笔画画得越来越好。

  1986年,张举文被调整到偏城中学任教,在这里,他一待就是32年。当时的语文课本印刷水平低,插图很少,加之西吉比较偏远,孩子们见识有限,导致一些课文内容难以理解。于是,张举文又在课堂上画起了粉笔画,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课文。

  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他把努力爬上月台的父亲的背影画到了黑板上;在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鲁迅的《故乡》时,少不了画莲、画 " 细脚伶仃 " 的杨二嫂……

  " 并非所有的课文都要画粉笔画,我画的都是孩子们不太理解的东西,而且我画的是简笔画,不费时,不会影响上课。" 张举文说。

  据不完全统计,在从教的42年里,张举文画过的粉笔画超过5000幅。这些画深深印刻在山里娃的心中。

  50岁的苏有福从偏城中学毕业30年了,如今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超市。提到老师张举文,他还清楚地记得一幅粉笔画:" 把一杯水一股脑儿倒进碗里,水有一半洒出来;细水长流地倒进碗里,碗才能装满。"

  " 倒水是这样,学知识也是这样。张老师特别会用粉笔画启发学生,我们都爱上他的课,感觉一节课还没听够就下课了。" 苏有福说。

  "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

  在偏城中学,张举文就是 " 那块砖 ",哪里需要去哪里,去了哪儿都能胜任。他当过副校长,教过音乐、美术、书法,还当过图书室管理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深受学生喜爱。

  " 张老师就是自带的多媒体,上去能画能唱能演,这样的课堂是活生生的。" 偏城中学教师李冬红评价说。" 我们都佩服张老师,他教学生确实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偏城乡中学教务主任赵虎说。

  除了粉笔画,张举文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都写得好,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唱歌。只要有助于激发孩子们兴趣的方式,他都愿意去学习、去尝试。

  " 不论水平高不高,学生们感觉这是实实在在的。再好的视频、照片都不如老师自己露一手,这样学生会尊重你、听你的话,课也就好教了。" 张举文说。

  "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 ——在偏城中学教师办公室黑板上,张举文写着这两句话。这既是他对自己42年教学生涯的总结,也是对年轻教师的勉励。

  " 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必须做到。比如组织学生大扫除,我人不离现场手不离锨;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我从未迟到或早退旷课;要求学生写好作文,我自己先‘下水’……尽可能做到为人师表。" 张举文说。

  每次作文课,他不仅要奖励写得好的,指导写得不好的,还要自己写一篇范文,让学生们评点;他在学校的宿舍是学生们的 " 第二课堂 ",随时可以去请教课堂知识、写字、画画。

  好老师让人惦记,很多离开家乡的学生给张举文写信、发短信、打电话,在他保存的40多封信中,每封都长达三四页,书写工整。有的学生在信中说 " 不把字写好,都不好意思给张老师写信 ";有的写 " 当我端起饭碗,就想起我在您那儿吃的一顿面条。那时,我太饿,太想吃饭了,考学的重任让我不能回家吃饭,您做好饭叫我吃…… "

  偏城中学八年级学生苏金兰是张举文教的最后一批学生,上的是写字课。" 张老师让我喜欢上了写钢笔字、毛笔字,我们特别想念他。" 她说。

  " 放不下的粉笔,上不完的课 "

  今年3月,张举文正式退休了。然而,离开了讲台的他,依然没有离开黑板和粉笔。

  无论在四川小儿子家里,还是固原自己家中,张举文都备有黑板和粉笔。脱离了45分钟课堂时间的限制,他不再画简笔画,可以画得更细致,题材也从课文内容扩展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现象。

  " 退休应该说是从面对一班两班孩子的小课堂,走向面对需要再教育的成人孩子的大课堂。" 张举文说。

  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家长边玩手机边教导孩子不要玩手机、爷爷奶奶呵斥孩子观察蚂蚁耽误回家做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粉笔画让人惊叹不已的同时更受到教育。

  " 很多家长不懂‘因势利导’的教育理念,看蚂蚁正体现了孩子的求知欲。哪怕这顿饭晚点吃,也应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丢了,多少次教育都难以挽回。" 张举文说。

  这些年来,张举文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写成了文章。未来,他想出一本集教育感悟,与同行共勉。他还想用粉笔画出宁夏六十年来的教育变化和生活变迁。

  " 教书育人是一堂上不完的课," 张举文说," 只要身体好,我还要继续我的教育事业,利用退休后有限的时间做些有益于他人的事。"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新华社 编辑/李娴)

layer
快乐分享